标题:摈出羯磨 内容: 亦名:驱摈羯磨、治摈出法行事钞·僧网大纲篇:“摈出者,谓对俗人倒说四事,广如律文;又如随戒中污家恶行。 倒乱佛法,污他俗人净善之心,以非为是。 故须遣出本处,折伏治之。 使世俗识非达正,无复疑惑。 此之过罪,人多有之。 特须禁断。 若论治法随顺及以解辞,略同上[诃责]法。 然初摈中,牒其过已,离此住处为异。 律本委具。 ”资持记释云:“摈出者,佛在羁离那国,因阿湿卑、富那婆娑二比丘污家恶行为缘故制羯磨罚已,驱出当界,故得名也。 出过中,初指所出。 上句简滥。 指四事者,亦即遮法,如前不异;须知倒说四事,通于七九;但约对道对俗,有信无信,以分异耳。 次指随戒,即本缘起;律文广列,此不繁引,故指如后。 倒下,显过。 故下,明治。 使下,彰益。 此下,劝依。 治法中,前总指四种。 治法字中,义兼夺行。 然夺行随顺,诸治并同;初治及解,随过乃异。 然下,略示初法。 下指律本,今略引之。 律云:‘大德僧听。 此阿湿卑、富那婆娑比丘,于羁离那国污他家,行恶行,俱有见闻。 若僧时到,僧忍听。 为阿湿卑、富那婆娑作摈,汝污他家,行恶行,俱有见闻,汝可离此住处去,不须此处住。 白如是。 羯磨准知,以此为法,随过牒称。 ’解中亦先三乞;其乞辞及解法一同前[诃责]文,但改诸诃责字为摈字耳,后诸治罚亦然,此处知之,下更不点也。 ”(事钞记卷七·二一·三)(请参阅‘诃责羯磨’九三二上)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10:25:41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6380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