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安居夏闰延促 内容: 亦名:夏闰延促、夏闰延促分三位子题:依闰安居、闰五月六月为一位、闰四月分三位、闰七月分二位行事钞·安居策修篇:“夏闰延促者。 (一、引示不同)(一、准多论依闰)依闰安居,无有正文。 比于萨婆多云,夏中有闰,受雨衣得百二十日。 彼衣开法,尚依夏闰而受。 夏是制教,理宜通护。 又本结安居,要心三月不出,今夏未满,闰中出界,即非相续而满,是以破也。 (二、据伽论不依)若不依闰者,数满九十日便自恣。 摩得伽云,安居已,王作闰月,数安居日满,自恣已,受迦絺那衣。 即此衣成受不成受,谓依闰不依闰。 (二、约缘两判)既二文兼具,至时随缘。 夏初要心取闰,不得依伽论。 若反前者,通二论两文。 ”资持记释云:“延促者,依闰为延,不依名促。 又闰中三例,住日多少,延促可寻。 多论唯明依闰,伽论文通两位,故云兼具。 ……夏下,正判,初明须依。 谓先知有闰,宜从多论,不得不依;故不取伽论。 若下,次明通依不依。 言反前者,谓夏初不知有闰,结已方立。 或依不依,随人取舍,故云通二论也。 西土作闰不定;此方不尔,预出年历,并是先知,皆须依闰。 ”(事钞记卷一二·一一·八)羯磨疏·诸众安居篇:“明夏闰延促者。 (一、初师不依闰)有人言,佛制三月。 但依教数,不劳多事,通闰四月也。 故伽论云,王作闰月,数安居日满,自恣已,受迦絺那衣,即此衣成受不成受,谓依闰不依闰。 据此论文,明知不依,自然得夏,并受衣也。 (二、次师须依闰)有人言,本契三月不出本界。 今夏未满,闰中出界,即非相续。 依处安居,故是破也。 昔人不依闰者,但数九十日耳。 今有不依闰者,正月便安,闰月不安。 若据多论,似摄闰取,故彼文云,若闰四月者,则取前四月受雨衣,满一百二十日。 此衣开物,尚制依闰,安居修道,理制收闰。 即彼伽论前安居已,王作闰月,本知有故,则依闰不合受衣,本不知有,数日成夏。 有斯两文,须通两致。 如何从开而越本制? 义不可也。 ”(业疏记卷二○·六·八)行事钞·安居策修篇:“今约闰月结之,进否三例。 (一、闰五月六月为一位)若闰五月六月,定百二十日住。 (二、闰四月分三位)若闰四月者,从四月十六日至闰月一日结者,并四月住。 若闰月二日已后结者,渐渐转少,以越闰月过,取五月一日实夏成正结故。 若五月一日后结者,皆三月住,以数满九十日故。 (三、闰七月分二位)若闰七月者,从四月十六日后,五月一日结者,尽三月住,由未至闰故。 五月二日已后结者,皆四月住,由九十日未满,入闰月不成数故。 ”(事钞记卷一二·一三·九)羯磨疏·诸众安居篇:“若夏有闰,次分三位。 (一、闰五月、六月为一位)若闰五月六月者,定百二十日住,以含内也。 (二、闰四月七月分二位)若闰四月及闰七月,此有延促,须细委之。 就闰四月者,三品坐之:前四月十六日至闰月一日结者,此十六人,皆四月住。 若闰月二日结,至三十日,结有渐减,随日不定而住。 若五月一日至后夏初十六日人,皆三月住。 ……若闰七月者,有二品坐法:从四月十六日至五月一日结者,皆三月住,莫不数满,不及后闰故。 五月二日结,至七月末,止得八十九日,明旦是闰,含虚增故,不得充数,安坐本界,尽闰月末,至八月旦,满九十日,明旦方去也,如是日日,至后夏初,莫不收闰,皆四月住。 ”(业疏记卷二○·八·二)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10:24:08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6375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