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安居对首法 内容: 亦名:对首安居法子题:前安居对首法、中安居对首法、后安居对首法、安居通诸界、七日得往返处心念遥依安居、心念遥依安居、遥依安居行事钞·安居策修篇:“(一、前安居对首法)对首者,此通诸界,今且就伽蓝加法。 当对一比丘具仪,云:‘大德一心念,我比丘某甲,依某僧伽蓝,前三月夏安居,房舍破,修治故。 ’三说。 五分,彼人告云:‘知,莫放逸。 ’答言:‘受持。 ’义加:‘依谁持律者? ’答云:‘依某律师。 ’告云:‘有疑当往问。 ’若依聚落林野等,改前伽蓝住处,随名牒入。 料理修治,随事有无。 不同昔愚皇帝聚落也。 ……(二、中安居对首法)中安居法。 律有名无法。 世中通用后安居法。 然律列三时分明,三名显别。 准义,三法不无。 既明前后,中间例准。 如钵量制,上下定,中间不显而知。 应云:‘我某甲比丘,依某岩中,三月夏安居。 ’三说。 必用旧法,理亦应成。 (三、后安居对首法)后安居者,于五月十六日,同前所对之法,唯改前置后之一字。 ”资持记释云:“[安居]通诸界者,谓作法、自然;或聚落、兰若,或僧坊、俗舍,并通安居故。 ”(事钞记卷一二·一九·八)随机羯磨·诸众安居篇:“对首安居法。 律本云,应白所依人言,我于此处安居已,口言:‘大德一心念,我比丘某甲,今依某伽蓝、某聚落,前三月夏安居。 房舍破,修治故。 ’三说。 五中十诵云,彼人告所白者言:‘知,莫放逸。 ’答言:‘受持。 ’律本云,夏中当依第五律师广诵二部律者,若违得波逸提;春冬依四种律师,违者突吉罗。 理准律意,应问彼言:‘依谁持律者? ’答言:‘依某甲律师。 ’告言:‘有疑当往问。 ’五分云,佛言当于持律者安居;若处所迮闹者,应七日得往返处心念遥依[安居]。 若依檀越、村野、林树、山岩、房舍等安居者,并同上文,唯改伽蓝为异。 若修治破坏之语,局僧住处,随事量度。 其四众作法,唯改言比丘尼、式叉摩那尼、沙弥、沙弥尼,为别,余词同上。 后安 居法。 律中有比丘四月十六日欲前安居,不至所住,十七日乃到,佛言后安居。 应准上文言:‘后三月夏安居’,余文并如上。 如是乃至五月十六日后安居法并准前。 ”(随机羯磨卷下·一一·一四)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10:24:06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6375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