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摄僧无场大界界形 内容: 亦名:无场大界界形、大界界形、界形子题:别住、界形五相、界形十七相、长圆别住、四角别住、水波别住、自性别住、二绳别住、四厢别住资持记释云:“善见五种:一、方,二、圆,三、鼓形,四、半月,五、三角。 了论十七种,皆名别住即界异名:一、长圆地势狭长,两头并圆;二、四角四方;三、水波标相屈曲,如波浪然;四、一山;五、一岩随山岩形势,即为界畔;六、半月;七、自性即兰若处,随地分齐;八、围轮中间别结多界,外以大界通围,如铁围山绕四天下;九、一门恐是多界同门;十、方土随国邑境界;十一、四厢周回有屋,中间空露;十二、二绳如上;十三、比丘尼;十四、优婆塞;十五、垣墙;十六、圆其地周圆;十七、颠狂。 此中一、二、三、六、十六,五种,约其地形。 四、五、七、八、九、十、十一、十二、十五,九种,就其处所。 十三、十四、十七,三种,约人别居,不论形相。 问:‘界形与相,同异云何? ’答:‘若对前文标、体、相三,此门上科(明标相),即是其标;次明界形,即同前相。 寻之可知。 ’”(事钞记卷六·一七·一)羯磨疏·诸界结解篇:“界形者,随方斜角,并悉得成。 故善见五相:一、方,二、圆,三、鼓形,四、半月,五、三角。 明了论中,其形十七,皆谓曲直重沓等。 略显五三,以为神解之路。 一、长圆别住,地形细长,两头圆也。 逐此地相一丈五尺,别立石已,周匝如此,依石唱之。 先结布萨界,后结不失衣等。 二、四角别住,三、水波,四、山,五、岩,六、半月,七、自性,八、围轮,九、二绳,十、四厢等。 皆约其物体,即标列名。 岂唯十七,随相无量,知名便罢。 余如彼论。 ”济缘记释云:“了论,长圆或一丈,或五尺,趣举远近以彰立相。 言水波者,标相屈曲,状如波焉。 自性即兰若空处。 二绳谓两处绳围,中间连续。 四厢即四向有屋,中有空庭。 且列十种,余即一门,方土、比丘尼、优波塞、垣、满圆、颠狂,并如钞记具解。 ”(业疏记卷七·一二·四)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10:20:28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6364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