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摄僧自然界中兰若界分齐 内容: 亦名:自然界中兰若界分齐、兰若界分齐子题:无难兰若、七槃陀、一槃陀、槃陀、一拘屡奢、拘屡奢、有难兰若、不同意行事钞·集僧通局篇:“(一、标简)明兰若者,统明兰若,乃有多种。 谓头陀、寄衣、盗戒、僧界、衣界、难事。 且明僧界,余下随明。 (二、正明)(一、无难)兰若一界,诸部不定。 多言僧界尽一拘卢舍。 明了论疏云,一鼓声间。 杂宝藏中,翻为五里。 相传用此为定。 (二、有难兰若)若有难者,如善见云,阿兰若界者,极小方圆七槃陀;一槃陀二十八肘。 若不同意者,于外得作法事。 计有百九十六肘,肘各尺八,总有五十八步四尺八寸。 ”资持记释云:“兰若,上略阿字,亦云阿练若,即空静处。 有六不同,恐名相滥,故先标简。 六中寄衣,即三十恐怖离衣戒;僧界有二,如此所明;难事,即提舍末戒;余可知。 无难中,初示不定。 疏云诸部皆云一拘卢舍,而互说不定,大则二千弓,弓长五肘。 出僧祇计十里。 小则五百弓,弓长四肘。 出十诵,计六百步为二里。 注引了疏,翻同本律;然鼓有大小,声有远近,亦不可准。 杂下,明今取。 彼经云一拘屡奢,注云秦言五里。 有难中,初引文示。 言于外者,谓诃法人不同界也。 计下,示数。 百九十六肘,总三十五丈二尺八寸,三十丈为五十步,四丈八尺为八步,所余如数。 问:‘何名有难[兰若]? ’答:‘昔人但云恶比丘作留难,故多妄解。 今须简定。 此谓本界得诃之人,心不同忍,故来诃法,令事不成,故名难耳。 即善见云不同意者。 岂不明乎? 有以邻寺难集而名有难,谬矣。 ’问:‘有难一种,何法用之? ’答:‘此局三小,不通余法,故知有难从三小得名。 疏释三小集僧文云,既有难缘,不比常途,宜用善见七槃陀集。 岂非明据? 此是定义,不劳惊惑。 有人不肯,请以结界篇中三小对之,是非可见,若不尔者,有难自然为行何法? 思之。 ”(事钞记卷四·一四·一四)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10:20:08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6363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