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十二处法 内容: 复次若欲自求利益安乐,于诸论轨应善通达,不应与他而兴诤论,如薄伽梵于大乘阿毗达磨经中说如是言。 若诸菩萨欲勤精进修诸善品,欲行贞实法随法行,欲善摄益一切有情,欲得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,当正观察十二处法,不应与他共兴诤论。 何等十二? 一者宣说证无上义微妙法时,其信解者甚为难得。 二者作受教心而请问者甚为难得。 三者时众贤善观察德失甚为难得。 四者凡所兴论能离六失甚为难得。 何等为六? 谓执着邪宗失、矫乱语失、所作语言不应时失、言退屈失、粗恶语失、心恚怒失,五者凡兴论时不怀犷毒甚为难得。 六者凡兴论时善护他心甚为难得。 七者凡兴论时善护定心甚为难得。 八者凡兴论时欲令己劣他得胜心甚为难得。 九者己劣他胜心不烦恼甚为难得。 十者心已烦恼得安隐住甚为难得。 十一者既不安住常修善法甚为难得。 十二者于诸善法既不恒修。 心未得定能速得定,心已得定能速解脱,甚为难得。 于此经中已说欲勤精进修诸善品,何故复言欲行贞实法随法行? 为显意乐清净故,所以者何? 不为利养恭敬等事修闻思等诸善品故。 欲善摄益有情者,为别声闻等行,由诸菩萨以利他行为胜故,如是菩萨自利利他行具足已,速证无上正等菩提。 又此经中诸句义意,谓兴论时大乘法性无上甚深,若无诤心解尚为难,况为诤竞,凡兴诤论虽起请问,无心求解但求过失。 又傍证者心不贤直,不善宗门乐着僻执,凡所言论多具六失,所以者何? 凡兴论时或有私心执着邪宗,或矫方便求他误失,或不待言竟便兴乱语,或敌论者言称正理反相诽拨,或作粗言,恼敌论者及时众心,或复于彼自怀恚怒,多具如是六种过失。 又兴论时身心寂静甚为难得,不寂静故二事难成,谓善护他心善护自心,由此令他心得净信,于解脱处正勤方便令自心定。 又兴论时多起此心,云何令我得胜? 他堕负处,若不遂心,即怀热恼,由有此故,不安乐住,由此不能无间修善,是故于彼增上证法有未得退。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8:13:52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986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