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证得殊胜智见 内容: 于光明想善摄受等者。 云何光明定加行? 修何加行。 入光明定。 谓于此定。 初修业者。 先应善取净月轮相。 或复善取净日轮相。 或复善取药物末尼诸天宫殿星宿光明。 或复善取灯烛光明。 或复善取焚烧城邑川土光明。 或复善取焚烧山泽旷野光明。 或复善取焚烧十担。 或二十担。 或三十担。 或四十担。 或五十担。 或百担。 或千担。 或百千担。 或无量百担。 或无量千担。 或无量百千担。 薪火光明。 此火光明。 炽盛极炽盛。 洞然遍洞然。 随取一种光明相已。 审谛思惟解了观察胜解坚住。 而分别之。 彼于尔时。 若心散乱。 驰流余境。 不能一趣。 不能守念。 令住一缘。 思惟所取诸光明相齐此未名光明定加行。 亦未名入光明定。 彼若尔时摄录自心。 令不散乱驰流余境。 能令一趣。 住念一缘。 思惟如是诸光明相。 如是思惟。 发勤精进。 乃至励意不息。 是名光明定加行。 亦名入光明定。 彼于此道。 生已修习多修习故。 便令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一趣等持无二无退。 思惟如是诸光明相齐此名为已入光明定。 而未名为光明定想。 云何名为光明定想? 谓即依止前光明定。 思惟如前诸光明相。 诸想等想。 解了取像。 已想当想。 名光明定想。 此光明定想。 名光明想。 于光明想。 善摄受者。 谓于此想。 恭敬摄受。 殷勤摄受。 尊重摄受。 思惟彼因彼门彼理彼方便彼行相。 故名善摄受。 善思惟者。 谓数数起光明想已。 数数思惟光明相想。 善修习者。 谓于此想。 数习数修。 数多所作。 故名善修习。 善通达者。 谓于此想。 等了审了。 等审观察。 故名善通达。 若昼若夜。 无有差别者。 谓如昼分。 审谛思惟解了观察胜解坚住分别。 如前诸光明相。 夜分亦尔。 如于夜分。 审谛思惟解了观察胜解坚住分别。 如前诸光明相。 昼分亦尔。 故名若昼若夜无有差别。 若前若后。 无有差别者。 谓如对面审谛思惟解了观察胜解坚住分别。 如前诸光明相。 背面亦尔。 如于背面。 对面亦尔。 复次如于前时审谛思惟解了观察胜解坚住分别。 如前诸光明相。 今时亦尔。 如于今时。 前时亦尔故名若前若后无有差别。 若下若上无有差别者。 谓如于下方审谛思惟解了观察胜解坚住分别。 如前诸光明相。 于上方亦尔。 如于上方于下方亦尔。 故名若下若上无有差别。 开心者。 谓发起光明照了鲜净俱行之心。 离盖者。 谓远离惛沉睡眠缠盖心。 用明了修照俱心者。 谓修习光明照了鲜净俱行之心。 除闇昧心者。 谓此心中。 不起闇昧相。 唯起光明相。 如灯烛光照了除闇。 修无量定者。 谓修无量光明相定。 是名修。 定者。 云何为定? 谓即于光明。 审谛思惟解了观察胜解坚住分别所起心住等住。 乃至心一境性。 总名为定。 云何为修? 谓于此定。 若修若习。 恒作常作加行不舍。 总名为修。 若习若修。 若多所作者。 显于此定能得自在。 能令证得殊胜智见者。 云何名为殊胜智见? 谓于此定。 若习若修。 若多所作。 至圆满位。 于旧眼边。 发起色界大种所造清净天眼。 依此天眼。 生净眼识。 依此眼识。 能遍观察前后左右上下诸色。 如如色界大种所造清净天眼旧眼边起。 如是如是。 生净眼识。 依此眼识。 领受观察彼彼诸色。 是名此中殊胜智见。 有作是说。 由意净故。 胜解观见。 即人肉眼。 变成天眼。 名胜智见。 今此义中。 即前所说。 清净眼识相应胜慧。 说名为智。 亦名为见。 谓天眼识相应胜慧。 领受观察彼彼诸色。 是名此中殊胜智见。 彼于此定。 若习若修。 若多所作。 能令证得殊胜智见。 得获成就亲近触证殊胜智见。 故名证得。 复次光明想俱行心一境性。 说名为定。 即于此定。 若修若习。 恒作常作。 加行不舍。 说名为修。 若习若修若多所作。 显彼自在。 能令证得殊胜智见。 义如前说。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7:43:45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896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