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僧伽 内容: 【僧伽】大论:秦言众多比丘,一处和合,是名僧伽。 譬如大树丛林,是名为林。 净名疏云:律名四人已上,皆名众。 律钞曰:此云和合众。 和合有二义:一理和,谓同证择灭故;二事和,别有六义:戒和同修,见和同解,身和同住,利和同均,口和无诤,意和同悦。 什师云:欲令众和,要由六法:一以慈心起身业;二以慈心起口业;三以慈心起意业;四若得食时,减钵中饭,供养上座一人,下座一人;五持戒清净;六漏尽智慧。 肇曰:非真心无以具六法,非六法无以和群众。 如众不和,非敬顺之道也。 又僧名良福田者,报恩经云:众僧者,出三界之福田,谓比丘具有戒体,戒为万善之根。 是故世人归信,供养种福,如沃瀼之田,能生嘉苗,故号良福田。 大论云:是僧四种:一有羞僧,持戒不破,身口清净,能别好丑,未得道;二无羞僧,破戒,身口不净,无恶不作;三哑羊僧,虽不破戒,根钝无慧,不别好丑,不知轻重,不知有罪无罪。 若有僧事,二人共诤,不能断决,默然无言,如白羊人杀,不能作声;四实僧,若学无学,住四果中,行四向道,是名实僧。 唐太宗尝问玄奘三藏:欲树功德,何最饶益? 法师对曰:众生寝惑,非慧莫启;慧芽抽植,法为其资;弘法由人,即度僧为最。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7:41:05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889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