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舜若多 内容: 【舜若多】沇(音兖)疏云:未见诚释,应是主空神。 入楞伽云:刹尼迦者,名之为空。 或呿(丘庶切)提,秦云虚空。 纂要云:但无粗相之身,亦有微妙之色。 故云如来光中,映令暂见。 又涅槃明虚空喻,乃立三义:一、无变易,亘古腾今,时移俗化,唯此虚空,常无变易。 故南本三十三云:虚空无故,非三世摄;佛性常故,非三世摄。 善男子! 如来已得三菩提所有佛性,一切佛法,常无变易,以是义故,非三世摄。 二、无边际,物分表里,空无内外,故无边际。 三十二云:我为众生得开解故,说言佛性非内非外。 何以故? 凡夫众生,或言佛性住五阴中,如器中有果。 或言离阴而有,犹如虚空。 是故如来说于中道。 众生佛性,非内六入,非外六入,内、外合故,名为中道。 三、无挂碍,物体质碍,空性虚通。 故三十三云:如世间中,无挂碍处,名为虚空。 如来得三菩提已,于一切法无有挂碍,故言佛性犹如虚空。 无著云:喻虚空者,有三因缘:一,遍一切处。 谓于住不住相中福生生故。 二,宽广。 高大殊胜故。 三,无尽。 究竟不穷故。 净觉云:应以遍喻于假,宽喻于空,无尽喻中。 又楞严云:纵令虚空,亦有名貌;虚空是名,显色是貌。 孤山释曰:如涅槃说空有四名,谓虚空、无所有、不动、无碍也。 貌,谓体貌。 如杂集论说空一显色,沇疏释曰:小乘以明暗为体,大乘以空一显色,及极迥色为体(上见空名显色,下见空名迥色)。 维摩疏问:此虚空譬,岂有但空,不可得空之殊? 答:空尚不一,何得有二? 若约缘尽相显,非不有殊。 如大乘经论有破虚空之义,即可以譬但空,显不可得空。 记释缘尽等者,谓云雾暗缘尽,虚空明相显时,或见万象,或但见空,可以喻但、不但二种真也。 今问:虚空、空界,二名同异? 答:显宗论云:内外窍隙,名空界;光暗窍隙,显色差别,名虚空界。 经言:虚空无色、无见、无对,当何所依? 然藉光明显了。 又说于色,得离染时,断虚空界。 俱舍云:窍隙名空界,谓人身中诸骨节间,腹藏诸孔穴之空也。 成实论云:四大围空,有识在中,故名为人。 此以能依身中,空名空界,所依境内,空名虚空。 问:虚空无边,遍一切处。 光明安云虚空分界,尚可尽边? 答:如楞严云:当知虚空生汝心内,犹如片云点太清里。 是则众生计乎妄想,太虚绝于灵照;既迷妄以成空,故背觉而有限。 如天亲说有分别,及无分别,皆名为识。 有分别名识识,无分别名似尘识。 如楞严,想澄成国土,即似尘识;知觉乃众生,即是识识。 今述颂曰:虚空生我心,我心广无际;咄哉迷中人,云何自拘系!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7:37:03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877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