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慕何 内容: 【慕何】此云痴。 禅门明三种痴:一、计断常,过去诸法为灭有耶,现在诸法不灭有乎? 推寻三世,若灭即断,不灭乃常。 二、计有无,我及阴等,有耶无耶? 如是乃至非有非无。 三、计世性,作是念言:由有微尘,即有实法;有实法故,乃有四大;有四大故,乃有假名。 众生世间,因兹思念,而行邪道。 阿含正行经:佛坐思念,人痴故有生死。 何等为痴? 本从痴中来,今生为人复痴。 心不解,自不开,不知死当所趣向。 见佛不问,见经不读,见沙门不承事。 不信道德,见父母不敬,不念世间苦,不知泥犁中拷治剧,是名痴,故有生死。 不止生死,如呼吸间,膬(音脆)不过于人命。 然此贪嗔痴,名为三毒。 中阴经云:三毒之重者,痴病是其原。 又,此三毒,须分二种:一者、三毒惑。 别行记云:任运起者名为烦恼。 止观云:昏烦之法,恼乱心神,与心作烦,令心得恼。 二者、三毒业,别行记云:卒起决定,能动身口,名三毒业。 瑞应云:贪欲致老,嗔恚致病,愚痴致死,义推等分致生。 又复须知业有多种。 如智论云:黑业者,是不善业。 果报地狱等受苦恼处,是中众生以大苦恼闷极故,名为黑。 受善果报处,所谓诸天,以其受乐,随意自在、明了故,名为白业。 是业是三界天。 善不善受果报处,所谓人、阿修罗等八部,此处亦受乐亦受苦故,名白黑业。 问:无漏业应是白,何以言非白非黑? 答:无漏法,虽清净无垢,以空无相无作故,无所分别,不得言白。 黑白是相待法,此中无相待故,不得言白。 复次:无漏业,能灭一切诸观,观中分别,故有黑白。 此中无观,故无白(云云)。 然遗教云:我如良毉,知病说药。 妙玄云:作大医王,须解脉种种病,识种种药,精种种治,得种种差。 仁王云:佛知众生有三种病:一者贪病,二者嗔病,三者痴病。 既知此病,当投于药。 故仁王云:治贪嗔痴三不善根,起施慈慧三种善根。 治贪则教布施。 故光明云:舍诸所重肢节手足。 治嗔则教行慈悲。 故法华云:常柔和能忍,慈悲于一切。 治痴则教修智慧。 故遗教云:实智慧者,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,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。 虽有此药,服与不服,非毉咎也。 故华严云:譬如善方药,自疾不能除;于法不修行,多闻亦如是。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7:30:43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857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