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萨迦耶萨 内容: 【萨迦耶萨】此云无常。 荀卿曰:趋舍无定,谓之无常。 唐因明正理论云:本无今有,暂有还无,故名无常。 净住法云:生不可保,唯欲营生;死必定至,不知顾死。 况此危命,凶变无常,俄顷之间,不觉奄死。 内德论云:百龄易尽,五福难常。 命川流而电逝,业地久而天长。 三涂极迍(株论切,厚也)而杳杳,四流无际而茫茫。 凭法舟而利济,谢信翮(下革切)以高翔。 宜转咎而为福,何罔念而作狂? 正法念云:有于胎藏死,有生时命终,有才行便亡,有能走忽卒。 智论云:无常有二种:一、相续法坏无常,二、念念生灭无常。 宗镜明二种四相:一约粗果报,说生老病死。 长阿含云:一生相,五阴兴起,已得命根。 二老相,谓生寿向尽,余命无几。 三病相,谓众苦迫切,存亡无期。 四死相,谓尽也,风先火次,诸相败坏,身亡异(音异)趣故。 又四谛论曰:众苦依止,名生苦;能令变坏,名老苦;逼迫身因,名病苦;能灭诸根,名死苦;非爱共聚,名怨憎会苦;可爱相远,名爱别离苦;希望不遂,名求不得苦。 是众苦相,名五盛阴苦(婆沙论云:盛阴有何义? 受所生是故说盛,谓生受是故说盛,受所养是故说盛,谓养受是故说盛。 问:阴与盛阴,有何差别? 答:名即差别。 谓阴谓盛阴。 又阴有漏无漏,盛阴一向有漏。 又阴染污不染污,盛阴一向染污。 章安云:今依经文,以五盛阴是其别体,善恶阴盛即是苦体)。 涅槃云:复次菩萨修于死想,观是寿命,常为无量怨仇所绕,念念损减,无有增长。 犹山瀑水,不得停住,亦如朝露,势不久停。 如囚趣死,步步近死,如牵牛羊,诣于屠所。 出曜经,佛言:是日已过,命则随减。 如少水鱼,斯有何乐? 二约细惑业,说生住异灭。 如起信论,不觉心起,名为生;能见能现,妄取境界,起念相续,名之为住;执取计名,名之为异;造作诸业,名之为灭。 唯识论云:生表此法先非有,灭表此法后是无,异表此法非凝然,住表此法暂有用。 释曰:自无而有曰生,自有而无曰灭,前后改变名异,暂尔相续名住。 又论云:本无今有,有位名生;生位暂停,即说为住;住别前后,复立异名;暂有还无,无而名灭。 前三有故,同在现在;后一是无,故在过去。 辅行记云:言三相者,不立住相,与异合说。 以人于住,起常计故。 故净名云:比丘,汝今亦生亦老亦灭。 老即是异,圭峰云:住异二相,同是现在,故合为一,细分即四。 孤山解楞严云:前举四相,今唯二者。 以生摄住,以灭收异。 宗镜云:虽年百岁,犹若刹那。 如东逝之长波,似西垂之残照,击石之星火,骤隙之迅驹,风里之微灯,草头之朝露,临崖之朽树,烁目之电光。 若不遇于正法,必永坠于幽途。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7:29:42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854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