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珊若婆 内容: 【珊若婆】此云废(音废)风病,一发不起。 智论云:四百四病者,四大为身,常相侵害。 一一大中,百一病起。 冷病有二百二,水风起故。 热病有二百二,地火起故。 止观明治病方法,既深知病源起发,当作方法治之。 治病之法,乃有多途。 举要言之,不出止观二种方便。 云何用止治病相? 有师言,但安心止在病处,即能治病。 所以者何? 心是一期果报之主,譬如王有所至处,群贼迸散。 次有师言,脐下一寸,名忧陀那,此云丹田。 若能止心,守此不散,经久即多有所治。 有师言,常止心足下,莫问行住寝卧,即能病治。 所以者何? 人以四大不调,故多诸疾患。 此由心识上缘,故令四大不调。 若安心在下,四大自然调适,众病除矣。 有师言,但知诸法空无所有,不取病相,寂然止住,多有所治。 所以者何? 由心忆想,鼓作四大,故有病生。 息心和悦,众病即差。 故净名经云:何为病本? 所谓攀缘。 云何断攀缘? 谓心无所得。 如是种种说用止治病之相非一。 故知善修止法,能治众病。 次明观治病者。 有师言,但观心想用六种气治病者,即是观能治病。 何等六种气? 一吹、二呼、三嘻、四呵、五嘘、六呬(虚器切)。 此六种息,皆于唇口之中,想心方便,转侧而作,緜微而用。 颂曰:心配属呵肾属吹,脾呼肺呬圣皆知,肝脏热来嘘字至,三焦壅处但言嘻。 高僧传,僧善疾甚笃,将殛。 告弟子曰:吾患腹中冷结者。 昔在少年,山居服业,粮粒既断,懒往追求,啖小石子,用充日夕,因觉为病。 死后可破腹看之。 果如其言。 南山钞云:但饥渴,名生病,亦名故病。 每日常有。 故以食为药医之功。 僧祇律云:佛住舍卫国,难陀毋人作釜饭,逼上汁饮,觉身中风除食消,便作念阇梨是一食人,应当食粥。 乃取多水少米,煎去二分,然后入胡椒荜茇(音钵)末。 盛满罂,持诣佛所,白言:惟愿世尊,听诸比丘食粥。 佛许,仍为说偈。 次四分云:佛在那频头国,因[少/免]沙施粥,佛许之。 又十诵云:婆罗门王,阿耆达,施八般粥,谓乳酪、胡、麻、豆、摩、沙、荏、苏等。 佛许之。 高僧法开,晋升平中,孝宗有疾,开视床知不起,不肯进药。 献后怒,收付廷尉,俄而帝崩获免。 或问法师曰:高明刚简,何以医术经怀? 开曰:明六度以除四魔之疾,调九候以疗风寒之病,自利利他,不亦可乎? 孙绰曰:才辩纵横,以数术通教,其在开公焉!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7:29:28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853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