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尼师坛 内容: 【尼师坛】或尼师但那,此名坐具,或云随坐衣。 业疏,佛言:为身为衣,为卧具,故制畜之,长四广三。 更增半磔手者,善见云:令于缕际外增之(迦留陀夷身大,坐不容故,加之半磔)。 十诵云:新者二重,故者四重。 十诵云:不应受单者,离宿突吉罗。 戒坛经云:尼师坛,如塔之有基也。 汝今受戒,即五分法身之基也。 良以五分,由戒而成。 若无坐具以坐汝身,则五分定慧无所从生。 天神黄琼云:元佛初度五人,及迦叶兄弟,并制袈裟左臂,坐具在袈裟下(云云)。 后度诸众,徒侣渐多。 年少比丘,仪容端美,入城乞食,多为女爱,由是制衣角在左肩。 后为风飘,听以尼师坛镇上。 后外道达摩多问比丘:肩上片布,持将何用? 答曰:拟将坐之(云云)。 达摩多云:此衣既为可贵,有大威灵,岂得以所坐之布而居其上(云云)? 比丘白佛,由此佛制还以衣角居于左臂,坐具还在衣下,但不得垂尖角,如象鼻羊耳等相。 摩得勒伽云:若离宿不须舍。 业疏云:受应加云:大德一心念,我比丘某甲,此尼师坛应量作,今受持(三说。 若舍准上)。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7:29:18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853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