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陀摩 内容: 【陀摩】秦言善。 大品陀字门,诸法善心生故,亦施相故。 论曰:即知一切法善相。 华严唱柁(轻呼)字门,名不退转方便。 疏云:悟一切法,调伏寂静,真如平等,无分别故,方为不退转方便。 南山云:策勤三业,修习戒行。 有善起护,名之为作;作而无犯,称之曰持。 音义指归云:持者,执也。 执持所受之法,犹若捧珠执玉也。 犯者,干也。 谓干犯所受之法,略无护惜,如珠落玉堕也。 善者,顺也。 起信云: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,随顺修行檀波罗蜜;以知法性无染,离五欲过,随顺修行尸波罗蜜;乃至以知法性体明,离无明故,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。 以善是顺义,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。 故太戊之时,桑谷生朝,一暮大如栱,王惧。 伊陟曰:臣闻妖不胜德,帝德有阙。 太戊从,而桑谷枯死,殷道中兴。 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。 故帝辛之时,有雀生乌,在城之隅。 太史占曰:以小生大,国家必昌。 帝辛骄暴,不修善政,殷国遂亡。 经云:勿谓小罪以为无殃,水滴虽微,渐盈大器。 然或执自然之道,专非报应之说,盖为善而召祸,此亦多矣! 为恶以致福,斯不少焉! 故佛名经云:行善者触事轗轲,行恶者是事谐偶。 致使世间愚人,谓之善恶不分。 如尧帝德化而值洪水,汤王善政而遭久亢,闵损行孝以家贫,颜回修仁而寿夭。 遂谓贵贱自因命致,愚智尽由天赋,妍丑本出自然,贫富非是业感。 乃曰:谁尖荆棘画禽兽? 谁凿江海与川源? 暴风卒起还自止,万物须知是自然。 不省声和响顺,奚晓影直形端;不了三种之报差殊,焉悟万劫之行有异? 故云:行恶得乐,为恶未熟,至其恶熟,自见受苦。 修善遇苦,为善未熟,至其善熟,自见受乐。 故大涅槃经明三种报:一,顺现报。 明主孝慈训世,则祥云布,寿星现。 仁君恩德及物,则醴(音礼)泉涌,嘉苗秀。 善既有征,恶亦可验。 樵客指熊而臂落,酒客啖炙以皮穿。 二,顺生报。 今世虽行善恶之因,次生方受苦乐之果。 瓶沙转报于四天,有相改生于六欲。 三,顺后报。 因造今身,报终后世。 伽吒七反而享余庆,那律久劫以受远福。 此三种报,皆名定业。 又涅槃云:未入我法,名决定业;若入我法,则不决定。 大品云:菩萨行般若故,所有重罪,现世轻受。 智论释云:又如王子虽作重罪,以轻罚除之,以是王种中生故。 菩萨亦如是,能行般若得实智慧故,即入佛种中生。 虽有重罪,云何重受? 青龙疏云:不定有三:谓时定报不定,报定时不定,时报俱不定。 此中所转,是第二句。 何者? 由报定故,转重令轻。 由时不定故,堕恶道业,人间现受。 其余二句,一切都灭。 是故释氏,指虚空世界,悉我自心。 考善恶报应,皆我自业。 则知三界循环,斯皆妄识;四生磐泊,并是惑心。 故古德云:皆本一心,而贯诸法也。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7:25:35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842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