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布萨 内容: 【布萨】大论:秦言善宿。 南山:此云净住,净身口意,如戒而住。 六卷泥洹,翻云长养。 长养二义:一、清净戒住,二、增长功德。 杂含云:布萨婆陀,若正本音优补陀婆。 优言断,补陀婆言增长。 国语不同,律云布萨法,一处名布萨犍度,即说戒也。 应法师云:此名讹略,应言钵啰帝提舍耶寐。 此云我对说,谓相向说罪也。 旧云净住,乃义翻也。 事钞云:若众大声小,不闻说戒,令作转轮高座,立上说之,此则见而不闻也。 又如多人说戒,何由并得见作法者面,此则闻而不见也。 善见曰:云何得知正法久住? 若说戒法不坏是。 摩得伽云:布萨者,舍诸恶不善法,及诸烦恼有受,证得白法,究竟梵行事,故名也。 又云:半月半月自观身。 从前半月,至今半月,中间不犯戒耶! 若有犯者,于同意所忏悔。 毗尼母云:若犯七众不净人前,应止不说戒。 即律文云:犯者不得闻戒,不得向犯者说等。 四分:若说戒日,无能诵者,当如布萨法,行筹告白,差一人说法诵经,余诸教诫,诵遗教亦得。 若全不解者,律云下至一偈: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(阿含具解)。 如是作已,不得不说。 若不解者,云谨慎莫放逸便散。 并是佛之嘱累。 僧祗云:欲得五事利益,当受持此律。 何等为五? 一、建立佛法;二、令正法久住;三、不欲有疑悔,请问他人;四、僧尼犯罪者为依怙;五、欲游化诸方,而无有碍。 四分:持律人得五功德:一戒品牢固;二善胜诸怨;三于众中决断无畏;四有疑悔者能开解;五善持毗尼,令正法久住(明了论解云:本音毗那耶,略言毗尼)。 摩耶经云:乐好衣服,纵逸嬉戏,奴为比丘,婢为比丘尼。 不乐不净观,毁谤毗尼,袈裟变白,不受染色,贪用三宝物等,是法灭相。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7:13:50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807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