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五种色法 内容: [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] 色即质碍之义。 凡依正色法。 不出此五也。 (依正色法者。 依是众生依报。 即山河大地屋宇之类也。 正是正报。 即众生五阴之身也。 此二种。 皆有形量分段。 故云色法也。 )一极略色谓于色上。 分析长短形相粗细。 以至极微故名极略色。 二极迥色(亦名自碍色。 )谓上见虚空青黄等色。 乃是显色。 若下望之。 则此显色至远而为难见。 是名极迥色。 三受所引色受即领受。 引即引取。 如受诸戒品。 戒是色法所受之戒。 即是受所引色。 又如意识领纳声香味触等法。 乃至忆念过去曾见境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5:53:04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568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