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长老 内容: 《传灯录·禅门规式》云:“凡具道眼,有可尊之德者,号曰长老,如西域道高腊长呼须菩提等之谓也。 ”《敕修清规·住持章》云:“始奉其师为住持,而尊之曰长老。 ”见〈职位类·住持〉处。 慈觉〈龟镜文〉云:“开示众僧,故有长老。 ”又云:“晨参莫请,不舍寸阴,所以报长老也。 ”《释氏要览》云:“《长阿含经》云:‘有三长老,谓:耆年长老、年腊多者。 法长老、了达法性,内有智德。 作长老假号之者。 。’《譬喻经》偈云:‘所谓长老者,未必剃须发。 虽复年齿长,不免于恶行。 若有见谛法,无害于群萌,舍诸秽恶行,此名为长老。 我今谓长老,未必先出家,修其善本业,分别于正行。 设有年齿幼,诸根无漏缺,此谓名长老。 ’肇法师云:‘内有智德可尊,故名长老。 ’恩法师云:‘有长者老年之德,名长老。 ’”《祖庭事苑》云:“今禅宗住持之者,必呼长老,正取《长阿含经》有三长老中,所谓了达法性,内有智德之人,以训领学者。 ”《增壹阿含经》云:“世尊说偈:‘所谓长老者,未必剃须发。 虽复年齿长,不免于愚行。 若有见谛法,无害于群萌,舍诸秽恶行,此名为长老。 我今谓长老,未必先出家,修其善本业,分别于正行。 设有年幼少,诸根无漏缺,此谓名长老,分别正法行。 ’”《大庄严经论》云:“诸沙弥说偈言:‘所谓长老者,不必在白发。 面皱牙齿落,愚癡无智慧。 所贵能修福,除灭去众恶,净修梵行者,是名为长老。 ’”《智度论》云:“如佛说偈:‘所谓长老相,不必以年耆。 形瘦须发白,空老内无德。 能舍罪福果,精进行梵行,已离一切法,是名为长老。 ’”《金刚经纂要》云:“长老者,德长年老。 唐译云具寿,寿即是命。 魏译云慧命,以慧为命。 ”《刊定记》:“德高曰长,年多曰老也,智慧超伦即是德。 长,义也,然以慧为命者,约喻显法也。 谓人身以命为本,佛法以慧为本,命尽则六根俱废,慧丧则万行不成。 此约别义释长老也。 若通意者,但有德业,便名长老。 如云先生,未必年老矣。 ”《增壹阿含经》云:“阿难白世尊言:‘如今诸比丘当云何自称名号? ’世尊曰:‘若小比丘向大比丘,称长老;大比丘称小比丘,称姓字。 ’”《十诵律·云:“佛在舍卫国,尔时,有下座比丘不恭敬唤上座,上座闻已,心不喜。 诸比丘不知云何,是事白佛,佛言:‘从今不得不恭敬唤上座,若不恭敬唤上座者,突吉罗。 ’尔时,诸比丘不知云何唤上座,是事白佛,佛言:‘从今下座比丘唤上座言长老。 ’尔时,但唤长老,不便,佛言:‘从今唤长老某甲,如唤长老舍利弗、长老目犍连、长老阿难、长老难提、长老金毗罗。 ’”世尊称长老,却成不敬。 《方广大庄严经》云:“阿若憍陈如等白佛言:‘长老瞿昙,面目端正,诸根寂静,身相光明,如阎浮金,今者应证出世圣种智耶? ’尔时,世尊语五人言:‘汝等不应称唤如来为长老也,令汝长夜无所利益。 ’”后生亦称长老。 《五灯会元? 华严休静禅师章》云:“后唐庄宗请入内斋,见大师、大德总看经,唯师与徒众不看经。 帝问师:‘为甚么不看经·’师曰: ‘道泰不传天子令,时清休唱太平歌云云。 ’帝曰:‘既是后生,为甚么却称长老? ’师曰:‘三岁国家龙凤子,百年殿下老朝臣。 ’”《联灯》作僧问。 《北涧简禅师录·普说》云:“远录公召东山至方丈,与语,奇之,曰:‘我老矣,不能与汝说话。 近此有一后生长老,名端,我也不识他,只见他颂临济三顿棒,极是净洁。 汝若信我说,必了大事。 ’”端,即白云守端禅师也。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5:40:22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530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