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旦过寮 内容: 忠曰:“游方人到某寺,先税袱子,入旦过堂憩息,然后与师家相见。 或谓旦当作且,即暂时来过之义,妄说不足从。 按《陆放翁诗集·病中柬仲弥性诗》云:‘心如泽国春归雁,身是云堂旦过僧。 止此 ’是以春对旦。 又《城西联句? 庚韵》云:‘十载旦过轼,同时寒食翃。 止此 ’是以寒对旦,故旦夕之旦明矣。 盖夕来宿而旦过去也。 ”《禅苑清规·龟镜文》云:“旦过寮,三朝权住,尽礼供承。 ”《敕修清规·知客》云:“其旦过寮,床帐、什物、灯油、柴炭,常令齐整。 ”又〈装包〉云:“如游山到处,将及门,下包捧入旦过。 ”又〈游方参请〉云:“游方挂搭,初到旦过,推熟于丛林能事者一人为参头。 ”又〈月分须知〉云:“四月初一日锁旦过。 ”解者曰:“自四月朔,止行脚,故锁旦过也。 ”《正法眼藏》云:“瑯邪和尚问举和尚:‘近离甚处? ’乃至 瑯邪问侍者:‘此是甚么人? ’曰:‘举上座。 ’瑯邪遂亲下旦过堂问:‘莫是举上座么云云。 ’”《大慧武库》云:“叶县省和尚,严冷枯淡,衲子敬畏之。 浮山远、天衣怀在众时,特往参扣,正值雪寒,省诃骂驱逐,以至将水泼旦过,衣服皆湿。 其他僧皆怒而去,唯远、怀并叠敷具整衣,复坐于旦过中。 省到,诃曰:‘你更不去,我打你! ’远近前云:‘某二人数千里特来参和尚禅,岂以一杓水泼之便去? 若打杀,也不去。 ’省笑曰:‘你两个要参禅,却去挂搭。 ’”《大川济和尚天童录》:“开旦过上堂云:‘开门待知识,知识不来过。 有个来不入门,去不出户,问他洞山麻三斤、赵州柏树子便恶发。 吽! 吃茶去。 ’”《护法录·会堂缘禅师塔铭序》云:“师道经宁海,日已暮,悲风号林莽间,师遑遑急走,欲求憩泊之地,竟不可得。 夜行三里所,乃逢逆旅主人,破屋一间,不能蔽风雨,师竟夕不寐。 明发,指天自誓曰:‘所不能建庵庐,以延旦过者,有如日。 ’”《丛林盛事》有旦过字,见〈称呼类·兄弟〉处。 《破庵先禅师录·行状》云:“至平江万寿旦过,值天大雪,夜坐,乃自念言:‘行脚十年矣,此回若不彻去,又是虚生浪死。 ’”《清拙澄禅师日本录·晚参》云:“二十三上,出闽入浙,至净慈。 先佛心愚极和尚门庭高峻,旦过中八十余人不得相看云云。 ”又〈圆融寺钟铭序〉云:“大唐天目山中峰本禅师行脚时,止金陵一小寺旦过寮云云。 ”宋景濂《护法录·净慈逆川顺公塔铭序》云:“师走闽之天宝山,参铁关枢公,师欲住,公叱,师下旦过寮潸然而泣。 或悯之慰曰:‘善知识门庭高峻,拒之即进之也。 ’”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5:38:30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524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