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梵坛 内容: 《长阿含经》云:“阿难白佛言:‘阐弩比丘虏扈自用,佛灭度后,当如之何? ’佛告阿难:‘我灭度后,若彼阐弩不顺威仪,不受教诫,汝等当共行梵坛罚,敕诸比丘不得与语,亦勿往反教授从事。 ’” 《梵网经法藏疏》云:“梵坛者,此翻为默摈,良以非理违犯,不受调伏,故以此治之。 ” 《行事钞》云:“言默摈者,《五分》云:‘梵坛法者,一切七众不来往交言。 ’《智论》云:‘若心强犷,如梵天法治之。 以欲界语地亦通色有,不语为恼,故违情故,不语治之,此法最要。 ’” 《资持记》云:“梵坛者,有云:‘梵王宫前立一坛,天众不如法者,令立坛上,余天不与往来交语。 ’《五分》因阐陁恼僧,故用此治。 语地以语为乐故,通色有者,梵天行故。 言故违者,谓特意也。 ” 《智度论》云:“佛告阿难:‘车匿比丘,我涅槃后,如梵天法治。 ’” 《维摩经略疏》引《智度论》释云:“恶口车匿,梵法治者,其自恃王种,轻诸比丘。 僧法事时,即轻笑言:‘如似落叶,旋风所吹,聚在一处,何所互论? ’佛去世后,犹自不改。 佛令作梵坛,谓默摈也。 亦云彼梵天治罪法,别立一坛,其犯法者,令入此坛,诸梵不得共语。 ” 忠曰:“梵坛,法藏为梵语,智者、元照引有义为汉言,其说稍类《左传·履薪事。 阐陁即车匿也。 ” 《春秋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云:“穆姬闻晋侯将至,以太子罃、弘与女简璧,登台而履薪焉。 ”杜预注:“罃,康公名;弘,其母弟也;简璧,罃、弘姊妹。 古之宫闭者,皆居之台,以抗绝之。 穆姬欲自罪,故登台而荐之以薪,左右上下者皆履柴乃得通。 ” 梵坛拟世间死刑。 《杂阿含经》曰:“世尊告调马聚落主:‘调伏马有几法? ’答言:‘有三种法:一、柔软;二、刚强;三、柔软刚强。 ’佛告:‘若犹不调,当如之何? ’言:‘便当杀之。 ’聚落主言:‘瞿昙无上调御丈夫者,当以几法调御丈夫? ’佛告:‘我亦以三法:一、柔软;二、刚强;三、柔软刚强。 ’聚落主白:‘若三种犹不调,当如之何? ’佛言:‘便当杀之。 所以者何? 莫令我法有所屈辱。 ’聚落主言:‘瞿昙法中,杀生者不净,而今说不调伏者亦当杀之? ’佛告:‘我以三种法调御丈夫,彼不调者,不复与语,不复教授,不复教诫,岂非杀耶? ’”略钞。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5:36:39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519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