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敛钟 内容: 《禅苑清规·念诵》云:“住持、知事以下,上间立,首座以下,下间立,维那敛钟念诵。 ”《校定清规·新住持入院》云:“挂搭之法,敛僧堂前钟,大众先归钵位云云。 ”又〈两序进退〉云:“首座领大众人事,送出库堂门云云。 又敛钟,首座入寮,占西手,与住持人事。 ”又〈四节堂中三日点茶〉云:“行者敛钟七下,住持归位。 ”《备用清规·尊宿相访》云:“若法眷尊长,即敛僧堂前钟,随至方丈人事。 ”忠曰:“谓住持人法眷也。 ”《宗门统要·云:“台州幽栖道幽禅师,一日敛钟上堂,大众才集,乃问:‘什么人打钟? ’僧云:‘维那。 ’师云:‘近前来。 ’僧便近前,师遂打一掌,却归方丈。 ”忠曰:“盖是念诵敛钟。 ”《教诫律仪·二时食法》云:“待敛钟声发,即如法夹巾把钵,令匙柄向身。 ”又云:“入堂,未敛钟声,礼拜,且收坐具,上床坐。 ”解者曰:“食时,初后各鸣云版。 今敛钟者,谓初云版也,或曰长板是也。 ”泉涌开山俊芿作相式云:“先三下钟,撞钟三下,大小食时俱用此钟。 次三鼓,击鼓三下。 次云版,挝板三通,少急打之。 次长板,三三连打,但后一缓打也。 此时众僧具仪入堂,至所坐处,放巾置 钵于床前席,各展坐具,三拜已,即上床坐。 次云鼓,击鼓三通,少急打之。 此时长老入堂,众从座起。 次云版,挝板三通,极急打之。 诸僧同时上床前席,各展坐具。 次直日打静,维那鸣槌,唱十佛名,众僧随唱,同礼佛名。 礼已,收具上床而坐。 次引呗,如来妙色身等。 次诵展钵偈,开钵行饭,次诵此食色香味等偈及作五观、诵食偈等,次众僧正食,食已行水,用盥漱口,次后呗,处世界如虚空等。 次食竟偈,次云版。 一通急打,此时众僧下坐出堂。 ”《敕修清规·念诵》云:“大板鸣,方归图位,住持入堂,供头鸣堂前钟七下。 ”又〈维那〉云:“每日二时赴堂,堂前钟鸣,离位入堂,圣僧前左手上香。 ”又〈库司四节特为首座大众汤〉云:“都寺从圣僧后右出堂外,迎住持入堂,供头缓鸣堂前钟七下,送住持入位。 ”又〈法器章〉云:“僧堂钟,遇住持每赴众入堂时,鸣七下。 ”解者曰:“堂前七下钟,此名敛钟。 斋粥二时,住持将自外堂入僧堂,稍到明楼边时,正鸣之,及入堂,少紧打。 与库前下钵鼓同时交鸣。 其实九下,起尽二下叠鸣,此触钟而不与数,故言七下。 敛,收也,以其紧撞之也。 ”忠曰:“旧说紧鸣为敛义。 二十五点图,亦以敛为缓反言。 捡韵书,敛字无紧急训。 但律家食前云版急鸣,此云敛钟。 前引解者依之,以名于《清规·斋粥、住持入堂七下钟。 然《清规·却有云:缓鸣堂前钟七下者,此引。 则紧打义不当也,不宜名敛钟。 仍知《敕修清规·但言堂前钟七下,而不言敛钟,固有以也。 ”忠按:《行事钞·集僧通局篇》说长打钟法云:“如是渐渐敛椎,渐穊渐小,乃至微末。 止此”《资持记》:“敛谓收声。 止此”由是观之,长打钟及渐敛收,乃紧其打,此云敛也。 而今七下亦紧鸣,故例长打之敛声,而亦云敛钟乎?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5:32:53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508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