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滤水囊 内容: 《篇海类编》云:“滤,良据切,音虑,漉去滓也。 ”《敕修清规·办道具》云:“滤水囊,《增辉记》云:‘为器虽小,其功甚大,为护生命故。 中华僧鲜有受持。 ’準律标示,《根本百一羯磨》云:‘水罗有五种:一、方罗;用绢三尺或二尺,随时大小作,绢须细密,不透虫者。 若用疏绢、薄纱、纻布者,无护生之意。 二、法瓶;阴阳瓶也。 三、军迟;以绢系口,以绳悬沈于水,待满引出。 四、酌水罗;五、衣角罗。 言衣角者,非袈裟角也,但取密绢方一搩手,或系瓶口,或安钵盂中,滤水用也。 ’慈觉大师赜公集经律凡三十一偈,文多不录,末谓世云滤罗难安多众。 宗赜,崇宁元年于洪济院厨前井边安大水槛,上近槛唇,别安小槛,穿角傍出,下安滤罗,倾水之时,全无迸溢,亦乃大众沾足。 浴院后架仿此。 僧行东司,亦皆滤水,出家之本道也。 后住长芦,诸井滤水二十余处。 常住若不滤水,罪归主执之人,普冀勉而行之。 ”《行事钞·二衣总别篇》云:“漉水袋法,物虽轻小,所为极大,出家慈济,厥意在此。 《萨婆多》:‘凡用水法,应清净者,如法漉水,置一器中,足一日用,取上细氎一肘作囊,令持戒审悉者漉水竟,着净器中,向日谛视看。 ’《四分》:‘作漉水袋如杓形,若三角,若作宏椁,不得无漉袋。 行半由旬无者,僧伽梨角漉。 ’此国多用绢作者,余亲取已漉竟水内黑色器中,微小细虫无数,后取致练作袋,漉之方尽。 ”已下略录事缘。 《传灯录·牛头智巖禅师章》云:“师姓华氏。 弱冠智勇过人,身长七尺六寸。 隋大业中为郎将,常以弓挂一滤水囊,随行所至汲用。 累从大将征讨,频立战功。 唐武德中,年四十,遂乞出家。 ”《六学僧传? 唐僧竭传》云:“竭每以复帛为漉水囊,日漉水,投虫井中,井恒盈,未尝涸,世因以护生井目之。 ”《丹铅总录》云:“唐人白行简以滤水罗赋得名,其警句云:‘焦螟之生必全,有以小为贵者;江汉之流虽大,盖可一以贯之。 ’灵一诗曰:‘滤泉侵月起,扫径避虫行。 ’滤水盖僧家戒律有此,欲全水虫之命,故滤而后饮,今蜀中深山古寺犹有此规。 白居易送文畅诗:‘山宿驯溪虎,江行滤水虫。 ’”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5:32:22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506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