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掌簿判官 内容: 忠曰:“是土地神之属从者,凡张大帝、大权修利等,一切神前不妨皆安此像。 盖护法神天各执赏罚之权,须备掌簿录之官吏也。 ”慧日山东福寺土地堂安梵天帝释据床像,像东安掌簿判官立像,其像着幞头,左手持卷轴,右手握笔。 梵释像西,安感应使者立像,右手持棒担于右肩,左手持槌。 东福曾此诸像各题其名云尔,事记于前〈宝冠释迦〉处。 幞头者,《杜氏通典》云:“全幅巾而向后幞发,谓之头巾,俗人谓之幞头。 后周武帝因裁幅巾为四脚,大唐因之。 ”又云:“唐太宗谓侍臣曰:‘幞头起于周武帝,盖取便于军容耳。 ’”《广灯录·叶县省禅师章》云:“问:‘如何是衲僧活计? ’师云:‘城东太山庙。 ’学云:‘不会意旨如何。 ’师云:‘判官手里笔。 ’”忠曰:“近见中华人撰《禅林方语》,其〈神祇类〉载判官手里笔句,可知此判官谓神之属官者,而握笔者是掌簿判官也。 ”又按左采簿右握笔者,记录众之善恶行事,以备赏罚之证也。 同彤管记功书过之义。 《竹窗三笔》云:“夫剃削者,应离世绝俗,柰何接踵于长途广化? 募化者,罕遇道流,而恒见缁辈也,有手持缘簿,如土地神前之判官者。 ”忠曰:“已称判官,而在土地神前,则可证大帝、大权等属官矣。 ”法山掌簿,旧着幞头,近加庄饰,佛工改着帝冠,又呼为张大帝,讹甚。 旧说云:“土地神,十九用祠山张大帝,或用掌簿判官感应使者。 ”忠曰:“余观诸禅剎,少安张大帝,多祀大权。 所谓十九者,旧说以大权讹称张大帝,故有此妄说。 《梦语集》云:‘建仁祀张大帝。 ’”前〈祠山〉处引。 又言:“或用掌簿判官感应使者,此亦讹也。 夫掌簿感应是正神之属官,当先立正神,然后有部属,岂有无主虚设从之理耶? 纵令有之,犹如不立本尊,而但置挟侍像而已。 ”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5:30:48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501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