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华严时 内容: (术语)天台判教五时之一。 谓佛成道最初在三七日中说华严经之间也。 彼宗所谓前分华严,乃七处八会中之前七会也。 然此华严经之说时异说甚多。 华严宗之说,如探玄记二曰:是知此经定是第二七日说。 华严疏钞一上举三解中,其第二解谓九会皆在二七日后法相宗之说,如同学钞一之一曰:宗家意。 第二七日说前七会。 鹿苑以后说第八会。 此等说皆依十地经论一所举如是我闻,一时婆伽婆,成道未久。 第二七日,在他化自在天中自在天王宫摩尼宝殿,与大菩萨俱。 之经文,及世亲何故不初七日说? 思惟行因缘行故之释,净影亦据之。 大乘义章一曰:若依大乘,第二七日宣说华严修多罗也。 而天台一家定为成道日已后三七日间之说,是取法华经方便品所谓我始坐道场,观树亦经行,于三七日中,思惟如是事,以此思惟时,正为华严之说时故也。 言心者,如来成道,不立其座,直对大乘菩萨于三七日间说华严之大法,感见彼小机为观树经行而作思惟者也。 玄义十下以为华严顿说之证文,引方便品三七思惟文了,乃曰:我始坐道场,即是明顿也。 (中略)寂灭道场,始成正觉,为诸菩萨,顿说大乘。 如日初出,前照高山,此明最初释迦顿说也。 同释签曰:约大机即寂场之时,约小机即成已思惟未说之时。 (寂场之时者,谓于寂灭道场说华严之时)。 文句记曰:小见三七停留,大都终始无改。 然华严疏钞一上所举三解中之第一解,全不准于台宗之义。 其文曰:初七说前五会。 第二七日说十地等。 第九一会乃至后时。 以祇园身子皆后时故。 (此依唐经七处九会,故曰第九会,依晋经则第八会也)。 要之华严宗决为第二七日之说不定其长短,又不分前分后分。 法相宗取第二七日之说,而分前分与后分,天台宗定为初成道后三七日,而亦分前分后分,其后分为三七日已后至涅槃之长时说(是曰时长华严)。 发布时间:2025-05-20 04:43:37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5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