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法堂 内容: 忠曰:“演说大法之堂,故云法堂。 故黄溍〈百丈山师表阁记〉云:‘东阳嗣住是山,既新作演法之堂。 止此 ’又宋景濂《护法录·妙辨大师塔铭序》云:‘元季,寺焚于兵,公奋然有为,创演法堂及方丈室。 ’”《三才图会? 宫室部》云:“堂者,当也,谓当正向阳之屋。 《玉海》。 又堂,明也,言明礼义之所。 ”《华严经·世主妙严品》云:“大智日勇猛慧菩萨说颂言:‘世尊凝睟处法堂,炳然照曜宫殿中。 ’”又〈入法界品? 无忧德章〉云:“善财童子将升法堂。 ”又〈摩耶夫人章〉云:“时有守护菩萨法堂罗剎鬼王,名曰善眼。 ”《疏》:“护正法堂也。 ”《大方等日藏经》云:“于当来世,是中皆应起立塔寺,造作法堂,安置舍利、经法形像。 ”《佛本行集经》云:“有诸比丘,或在露地说法之时,或寒或热,我许造堂,堂下说法。 若虽有堂,露无四壁,风吹尘草,污诸比丘,我今当听起四壁,障遮诸尘草。 时诸比丘在说法堂,若地不平,应以种种若麻若草泥涂其地,使令净好。 ”《毗奈耶杂事》云:“佛告阿难陀:‘此拘尸那城,往古有城,有拘奢伐底,有王名大善见,国人奉诸金银末尼等宝。 王曰:如是诸宝,我自丰足,不受。 国人置宝而去。 王念:今此珍宝非枉求,我今宜用修造法堂。 时有八万四千诸城小王闻之,咸诣王所,白言:愿不烦神虑,臣等望为王营造。 再三请而许。 诸王白王:于城东形胜地,兴建法堂。 庄严广说。 严饰既毕,愿亲临幸。 王念:此胜法堂,不应先自受用,宜请一切沙门、婆罗门、有德行者,如法供养。 ’”略钞。 右法堂文字出经律者。 《历代三宝记? 隋录》云:“法堂佛殿,既等天宫,震旦神州,还同净土。 ”《六学僧传? 隋罗云传》曰:“上明东寺,法堂十二间,盖道安、昙翼所造。 ”《唐高僧传·罗云传》云:“释道安于上明东寺造堂七间,昙翼后造五间,连甍接栋,横列十二。 ”《传灯录·牛头慧忠禅师章》云:“众请入城居庄严旧寺,师欲于殿东别创法堂。 先有古木,群鹊巢其上,工人将伐之。 师谓鹊曰:‘此地建堂,汝等何不速去? ’言讫,群鹊乃迁巢他树。 初筑基,有二神人定其四角,复潜资夜役,遂不日而就。 繇是四方学徒云集座下矣。 ”《宋高僧传·香育 嗣神秀 传》曰:“州将韩闰供施交骈,树造法堂,严饰奇丽,时来问道。 ”右并百丈已前有法堂称者。 《传灯录·百丈章·禅门规式》云:“不立佛殿,唯树法堂者,表佛祖亲嘱受,当代为尊也。 ”德山拆却佛殿,独存法堂。 见于〈佛殿〉处。 忠曰:“窃以百丈制禅苑规绳,取意于朝制。 其东西两序,犹如文武排行。 五参上堂,犹如五日一参。 到法堂制造,亦是拟太极殿矣。 予尝闻日本太极殿之制,盖一依中华法,地面棋布砖瓦,中央有高台,皇帝即位,登此座则可四方瞻礼之。 由此观今法堂之制,无一所异。 而今法堂座后有大板屏,非可移动者,盖非古也。 何以知之? 《清规·上堂云:‘设挂罳法被。 ’夫板屏,挂罳也。 若常在,则何言设之? 乃知古制不造板屏,临时设挂罳耳。 既无板屏,则在座上者,可四方仰望之。 然古有佛殿拟太极殿者,《编年通论》云:‘魏胡太后作永宁寺,极土木之美,其佛殿如太极殿,三门如端门,僧房千楹,玉珠锦绣,骇人心目。 ’前〈佛殿〉处引《历代三宝记》。 予之法堂形太极之说,殆得类证矣。 ”或云:“禅剎法堂象帝释善法堂,故名法堂也。 ”予谓不然,古人或命文命扁,只取类似,以资言藻。 或上堂、小参,亦临时假借,未可取以为本义也。 若实谓象帝释之堂,则义不亦涉焉。 〈师表阁记〉明言演法之堂,何须别说? 且掇古人以善法堂称者,附见于此。 《佛祖通载? 唐张说法池院二法堂赞序》云:“法池西三归院二法堂,兹院长老初上禅师所造也。 三归堂以长安元年辛丑子月望日癸卯立,善法堂以开元元年癸丑丑月望日戊辰建。 ”又云:“至哉初上人! 建立善法堂,彩翠三世佛。 ”《广灯录·觉华普照禅师章》云:“僧问:‘如来以一音演说法,未审和尚何法示人? ’师云:‘白云无定止,出没太虚中。 ’进云:‘恁么则善法堂前师子吼也。 ’”《续灯录·兴化绍清禅师章》云:“上堂云:‘祖师门下,佛法不存;善法堂前,仁义休说。 ’”又云:“兴化今日不上天堂,不入地狱,于善法堂中登王座上,为母说法。 ”《叶县省禅师录》云:“问:‘善法堂中伸一问,未审师还接也无? ’师云:‘蜀地锦,观陶绵。 ’”《云峰悦禅师法轮录》云:“开堂升座,僧问:‘善法堂开于此日,第一义谛请师宣。 ’师云:‘何不早问? ’”《石溪录·小参》颂“赵州访茱萸,上法堂,从东过西”因缘云:“善法堂前探浅深,寒涛平地涌千寻。 ”《贞和集·北涧彰教建法堂颂》云:“善法堂倾法不倾,欲支一木要重新。 ”《南堂欲禅师本觉录·小参》云:“从教灵山会上退席五千,善法堂前草深一丈。 ”《大休念禅师录·寿福寺挂善法堂额佛事》云:“善法堂前双树阴,微风吹动奏清音,如来宝座亲蹤迹,天上人间亘古今。 所以释迦世尊初于普光明殿成等正觉,不离菩提树下,上升忉利天宫,乃至七处九会,遍登宝华王座,一音演唱,随类得解;一雨所沾,随根受润。 而况寿福禅苑,古佛道场,标善法之名模,遵先觉之懿范,雷音大震,普示人天,四众慈云广被,仰瞻天雨四花。 ”忠曰:“是已以善法命扁,故援世尊升忉利,且实其事,然假借缘饰,非为本义也。 ”《清拙澄禅师录·小参》引临济、洞山等五尊宿因缘云:“这五员老冻脓,只今同在善法堂上大开铺席,互显家风。 ”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5:20:56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472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