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名讳 内容: 《敕修清规·游方参请》云:“住持问乡里名讳,及夏在何处。 ”《品字笺》云:“生时曰名,没则称讳。 〈檀弓〉:‘卒哭而讳。 ’讳之不称也。 今问人名,而曰尊讳者,失其义矣。 ”《左传·桓六年》云:“公问名于申繻,对曰:‘名有五:有信、有义、有象、有假、有类。 申繻,鲁大夫。 以名生为信,若唐叔虞鲁公子友。 以德命为义,若文王名昌,武王名发。 以类命为象,若孔子首象尼丘。 取于物为假,若伯鱼生,人有馈之鱼,因名之曰鲤。 取于父为类,若子同生,有与父同者。 不以国,国君之子,不自以本国为名也。 不以官,不以山川,不以隐疾,隐痛疾患,辟不祥也。 不以畜牲,畜牲六畜。 不以器币。 ’”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5:17:34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462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