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数珠 内容: 《释氏要览》云:“《牟梨曼陀罗尼经》云:‘梵语钵塞莫,梁云数珠。 ’此乃是引接下根,牵课修业之具也。 《木槵子经》云:‘昔有国王名波流梨,白佛言:我国边小,频年寇疫,谷贵民困,我常不安。 法藏深广,不得遍行,惟愿垂示法要。 佛言:大王若欲灭烦恼,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个,常自随身,志心称南无佛陀、南无达磨、南无僧伽名,乃过一子。 如是渐次,乃至千万,能满二十万遍,身心不乱,除谄曲,舍命得生炎摩天,若满百万遍,当除百八结业,获常乐果。 王言:我当奉行。 ’”百八结者,《要览》云:“小乘见修合论,烦恼共有一百八数。 且明见惑、三界、四谛下烦恼共有八十八。 谓苦下具一切,即十使: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身、边见、邪见、见取、戒禁取也。 集灭离三见,谓集灭二谛下,各除身、边、邪三见也。 道除于二见,谓道谛除身、边二见也。 上界不行恚,谓上界四谛下各除瞋一,已上三界四谛,共有八十八也。 修道所断惑,欲界有四,谓贪、瞋、癡、慢,上二界各除瞋,共有六,已上成十,计九十八也。 更加十缠,谓无惭、无愧、昏沉、恶作、恼、嫉、掉举、睡眠、忿、覆,合前都有一百八也。 ”《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》大唐宝思惟译。 云:“曼殊室利告大众言:‘汝等谛听! 受数珠校量功德差别如是:若用铁为数珠者,诵掏一遍,得福五倍;若用赤铜为数珠者,诵掏一遍,得福十倍;若用真珠、珊瑚等为数珠者,诵掏一遍,得福百倍;若用木槵子为数珠者,诵掏一遍,得福千倍。 若求往生诸佛净土及天宫者,应受此珠。 若用莲子为数珠者,诵掏一遍,得福万倍;若用因陁罗佉叉为数珠者,诵掏一遍,得福百万倍;若用乌卢陁罗佉叉为数珠者,诵掏一遍,得福千万倍;若用水精为数珠者,诵掏一遍,得福万万倍;若用菩提子为数珠者,或用掏念,或但手持此珠,不能依法诵佛名,算数难可拔。 是诸善男子,若复有人手持此珠,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陁罗尼,此善男子但能手持随身,行住坐卧,所出言语,若善若恶,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,得福等同如念诸佛诵咒无异,得福无量。 “‘其数珠者,要当须满一百八颗。 如其难得,或为五十四颗,或二十七,或十四颗,亦皆得用。 此即数珠法相差别。 诸善男子! 以何因缘,我今独赞用菩提子获益最胜? 诸人善听! 我为汝等重说。 昔日过去有佛出现于世,在此树下成等正觉。 时一外道信邪倒见,毁谤三宝。 彼有一男,忽被非人打杀,外道念言:我今邪盛,未审诸佛有何神力? 如来既是在此树下成等正觉,若佛是圣,树应有感,即将亡子卧着菩提树下,作如是言:佛树若圣,我子必苏。 以经七日,诵尔佛名,其子即得重苏。 外道赞言:诸佛神力,我未曾见,佛成道树现此希奇,甚大威德,难可思议。 诸外道等,悉皆舍邪归正,相共发菩提心,信知佛力不可思议,诸人咸号为延命树。 以是因缘,有其二名,应当知之,我为汝等现其所要。 ’佛赞:‘善哉文殊! 如汝所说无异云耳。 ’”《陁罗尼集经》云:“佛说作数珠法,云有其四种。 何者为四? 一者金,二者银,三者赤铜,四者水精。 其数皆满一百八珠,或五十四,或四十二,或二十一,亦得中用。 ”《古今原始》云:“东汉章帝时僧,西域人,时作念珠,以象一年十二月、二十四气、七十二候之义,共一百单八。 ”忠曰:“象十二月等,百八钟也。 详〈百八钟〉处。 如念珠,经有明文,儒家不知之,作此妄说。 ”忠按:专念宗用三十六珠者,三分于百八之一也,便易携矣。 近自支那来禅僧,用十八珠者,六分于百八之一也,掏六遍而满百八耳。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5:15:04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454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