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问讯 内容: 《祖庭事苑》云:“讯亦犹问,古之重语也。 ”《释氏要览》云:“《尔雅》云:‘讯,言也。 ’《善见论》云:‘比丘到佛所问讯云:少病少恼,安乐行否? ’《僧祇律》云:‘礼拜不得如哑羊,当相问讯。 ’《地持论》云:‘当安慰舒颜,先语平视,和色正念,在前问讯。 ’”见〈礼拜〉处口礼中。 《敕修清规·圣节》云:“维那往住持前问讯,巡堂一匝,归内堂中间,问讯而出。 ”忠曰:“旧说谓:‘日本问讯,但合掌低头,阙不审词,太简乎。 止此’盖见《僧祇》哑羊之诫,云尔欤,然不可一定说。 《清规·问讯,合掌低头,如《大鑒》说。 不必叙言词。 〈圣节〉中亦云:‘两序对出,向佛问讯上香。 止此’〈日用轨范》云:‘折袈裟了,亦当问讯而去。 止此’此般岂亦出语曰不审耶? ”《大鑒小清规》云:“两掌相合,但名合掌。 若合掌低头敬揖,此名问讯。 今此间人但合掌,名曰问讯,此亦错误传习也。 ”又云:“凡两掌相合,只名合掌。 如十佛名时,大众合掌默念佛名,不名问讯。 如揖香、揖茶,此时合掌低头揖众,此名问讯。 如自己于佛前合掌低头,敬揖诸佛,此名问讯。 如主宾相见,合掌相揖,此名问讯。 如合掌巡堂,不名问讯巡堂。 ”《村寺清规》云:“事毕,或转身团栾问讯,或只就位略转面,相顾左右。 和南却须以头面随手略转,相揖左右而问讯,不得但俯首,以手摇拽左右。 ”旧说曰:“凡问讯,但曲腰而直项,非也。 须倾首,寓敬意。 ”《僧史略》云:“如比丘相见,曲躬合掌,口曰不审者何? 此三业归仰也。 曲躬合掌,身也;发言不审,口也;心若不生崇重,岂能动身口乎? 谓之问讯,其或卑问尊,则不审少病少恼,起居轻利不? 上慰下,则不审无病恼,乞食易得,住处无恶伴,水陆无细虫不? 后人省其辞,止曰不审也,大如歇后语乎! ”《智度论》云:“问曰:宝积佛一切智,何以方问讯释迦牟尼佛? 答曰:诸佛法尔,知而故问。 复次,大贵大贱不应相问讯,佛力等故,应相问讯。 问曰:何以问少恼少病不? 答曰:寒热饑渴,兵刃坠落,外病;四百四病,内病。 如是二病,有身皆苦,故问少恼少患不。 人虽病差,未得平复,故问兴居轻利。 虽病差,能行步坐起,气力未足,不能造事携轻举重,故问气力。 虽举重携轻,有贫穷恐怖,不得安乐,故问得安乐不。 复次,有二种问讯法:若言少恼少患,兴居轻利,气力,是问讯身;若言安乐不,是问讯心。 内外诸病,名为身病。 贪、瞋、嫉妒、九十八结等,名为心病。 问讯二病故,言少恼少病,兴居轻利,气力安乐不。 ”略钞。 《华严经·梵行品》云:“若语业是梵行者,梵行则是起居问讯。 略说,广说,乃至随俗说,显了说。 ”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5:12:25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446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