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五山 内容: 支那五山者:一、径山兴圣万寿寺。 在杭州临安府。 二、阿育王山鄮峰广利寺。 在明州庆元府。 三、太白山天童景德寺。 在明州庆元府。 四、北山景德灵隐寺。 在杭州临安府。 五、南山净慈报恩光孝寺。 在杭州临安府武林县。 宋濂《护法录·觉原禅师遗衣塔铭序》曰:“浮图之为禅学者,自隋唐以来,初无定止,惟借律院以居。 至宋而楼观方盛,然犹不分等第,惟推在京鉅剎为之首。 南渡后,始定江南为五山十剎,俾其拾级而升。 黄梅、曹溪诸道场反不与其间,则其去古也益远矣。 元氏有国,文宗潜邸在金陵,及至临御,诏建大龙翔集庆寺,独冠五山,盖矫其弊也。 国朝因之锡以新额,就寺建官,总辖天下僧尼。 ”虎关炼和尚曰:“唐土五山起于大慧已后,当时灵隐寺兄弟会于直指堂 在法堂傍,议定五山,非朝廷之制矣,一径山,二灵隐等也。 或问:灵隐何因得独议定耶? 答曰:灵隐之在京都内也,如日本平安城有北山;径山则隔远,如平安于东大寺,故灵隐兄弟得专定之。 又径山本小剎,至大慧,初为巨剎,此时王都在杭州也。 ”《中峰本禅师·山房夜话》云:“及达磨东迈,百丈未生,牛头横出一枝,南北宗分两派,皆腰镰荷锸,火种刀耕,执爨负舂,鹑衣丐食,铁石身心,冰霜怀抱,以佛祖大事因缘,一肩负荷,了无畏怯。 盖行处既亲,所到必的矣,彼时安有五山十剎之广居,三玄五位之奇唱,放收杀活之异作,拈颂判别之殊音? 不加雕琢而玉本无瑕,安用规模而眼元自正。 自百丈建丛林已来,广田大宅,指顾如意,其柰正因日坠,谬妄日滋,纪纲日繁,礼义日削。 ”《敕修清规·游方参请》云:“住持遇名胜相看,就送客位回礼云云。 而五山大方则不回礼。 ”日本皇都五山者:一、灵龟山天龙资圣寺。 五山第一。 开山梦窗疏石,嗣高峰。 号正觉心宗普济玄猷佛统大圆国师。 二、万年山相国承天寺。 劝请梦窗为开山,春屋妙葩 嗣梦窗。 为第二世,号智觉普明国师。 三、东山建仁寺。 开山明庵荣西,嗣虚庵。 号千光祖师。 四、慧日山东福寺。 开山圆尔辩圆,嗣无準。 号圣一国师。 五、京师山 又名九重山。 万寿寺。 两开山:十地觉空上人及东山湛照宝觉禅师。 同嗣圣一。 瑞龙山太平兴国南禅寺。 五山之上。 开山无关普门,嗣圣一。 号大明国师。 此山为五山之冠矣,盖準中华天界大龙翔集庆寺冠于五山也。 日本镰仓五山者:一、巨福山建长兴国寺。 开山兰溪道隆,嗣无明。 号大觉禅师。 二瑞鹿山圆觉兴圣寺。 开山子元祖元,自号无学,嗣无準。 号圆满常照国师、佛光禅师。 三、龟谷山金刚寿福寺。 开山明庵荣西。 嗣虚庵。 四、金峰山净智寺。 开山大休正念,嗣石溪。 号佛源禅师。 準开山南洲宏海,嗣兀庵。 号真应禅师。 五、稻荷山净妙寺,开山退耕行勇。 嗣明庵。 梦巖应和尚《旱霖集》云:“应子从容曰:二三子欲闻五山十剎之故乎? 五山之称,古今有。 今有何? 贵寺不贵人也;古无何? 贵人不贵寺也。 古者虽穷乡远地,蟒巖虎穴,有有道之人处,则有志之士,四方万里麇至,王公大人望山而拜,过者不敢唾其地,如佛之所住,何寺院大小之问乎? 厥后,檀信竞造大寺,择名德主之,人以为道德之所在,而食之丰约,众之多寡不较矣。 今者乃官差住持,僧园加富,而费用殷繁,五山之称由此而着。 “彼方乃吴越钱王置之,后世沿焉不革;此方乃关东平元帅置之。 平氏亡,南朝先皇升南禅为第一,近代又加天龙,余并如旧。 法运将季,外卫者不视不择,由此妄庸之徒垂涎声利,以机巧,以狐媚,滥膺窃据,纷焉沓然成风成俗也。 虽谓聚学者,但以濡沫小惠羁縻其心,学者又貌敬腹非,上下交相欺,盖牙儈履狶之不如也,遂使古佛丛林忍诟于柳柳州《铁炉步志》者,盖斯辈欤不思五山位名之弊臻于此极。 呜呼! 尧舜如在井,则以为? 黾乎? ?黾如在天,则以为蛟龙乎? 果无此理,则托物焉。 欲身之立,名之扬者,不亦甚惑乎? 浮光幻影,须臾变谢,来报之说不诬,则吁可恐哉! “二三子一日意行出通衢,偶见禅衲有远行之色者,问之何往,曰京师南禅,或曰相阳建长。 住持者谁欤? 曰不知,或曰某人。 某人言可为法,行可为师否? 三种住持、十科僧业具阙何如? 曰不知。 且其人与子亲旧而省觐耶? 又以富囊褚好施予,有所干求耶? 曰并无之。 若尔,远趋奚为? 曰天下之望剎也。 滥厕僧伦,不一日挂锡于其间,不亦恨乎? 主人贤否何恤? 遂行。 余自语曰:甚哉后生之无识也! 假如啸此等之族,千百围绕,钟鼓闛鞳,饭气饙馏,但是一哄之市,而住持盖其平也,岂佛祖建立永延慧命之本意也耶? ”忠曰:“天竺亦有五山名,或言準之立支那五山,我未见其本说,今且录于兹。 ”《智度论》云:“问曰:佛何以多住王舍城? 答曰:以坐禅精舍多故,余处无有。 如竹园鞞婆罗跋恕、萨多般那求呵、因陀世罗求呵、萨簸恕魂直迦钵婆罗、耆阇崛,五山中有五精舍,竹园在平地。 ”《法华文句》云:“有五精舍:鞞婆罗跋恕,此云天主穴。 萨多般那求诃,此云七叶穴。 因陁世罗求诃,此云蛇神山。 萨簸恕魂直迦钵婆罗,此云少独力山。 五是耆阇崛山。 ”又云:“耆阇崛山者,此翻灵鹫,亦曰鹫头,云狼迹。 ”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5:11:58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445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