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延寿堂主 内容: 或略称堂主。 又见〈殿堂类·延寿堂〉处。 《禅苑清规·延寿堂主》云:“堂主须请宽心耐事,道念周旋,安养病僧,善知因果之人。 堂中所用柴炭米面,油盐酱菜,茶汤药饵,姜枣乌梅,什物家事,皆系堂主缘化。 如其无力,唯米面油炭,就常住打给。 如病僧入堂将息,令行者打叠床位,如法安排,煎煮汤药,供过粥饭,逐时问讯,务令适意。 如病人苦恼,多生瞋怒,粥饭汤药,动不如意,及呻吟叫唤,屎尿狼藉,并须悯念看承,不得心生厌贱。 如欲沽酒下药,及以浸药为名,食啖鱼肉葱薤,贵图补益,是时堂主当以禁戒因果,善言开谕,令坚正念,勿纵邪心。 严戒供过行者、剪剃针线之人,不得潜隐藏带酒肉入堂合药如须用酒,当令院外浸渍。 及以酒糊为丸,煎药用葱及合药肝肾鱼肉,尚犹不可,何况恣心食啖也? “病僧若可担擎,及稍进粥饭,劝令持斋,不宜轻毁禁戒。 堂中锅釜,不得令人练帛,有妨病僧使用。 非系堂中将息之人,不得延容粥饭。 有处病僧在堂,并上文历,以凭库司打给,并请斋嚫。 病僧如稍困重,报堂司抄劄,迁重病阁。 若非道眼精明,并劝令专念阿弥陁佛,祈生净土。 若劝率同袍打磬念之,极妙。 八福田中,看病最为第一。 佛、法、僧、父母师长、贫穷、桥梁、义井、疾病,乃八福田也。 况出家之人,云游萍寄,一有疾病,谁为哀怜? 唯藉同袍慈悲安养,诚为重任,岂可轻心? ”《备用清规》云:“延寿堂主,奉养病僧,常备姜枣、油烛、五味,以时管遇。 病者呻吟,当生愍念。 病稍轻安,勿纵补益,恣啖无厌,久占房榻。 病是众生良药,当改过日新,孤灯独照时,正好着力。 ”《敕修清规》云:“延寿堂主,看视病僧,汤药、油烛、炭火、粥食、五味常备供须。 公界倘缺,若自己丰裕,结缘应付,或劝化施主措辨。 床席衣被狼藉秽污,为其洗浣,毋生憎嫌。 八福田中,直病为第一也。 ”慈觉〈龟镜文〉云:“为众僧供侍汤药,故有堂主。 ”又云:“宁心病苦,粥药随宜,所以报堂主也。 ”又云:“不閑供侍,恼乱病人,非堂主所以恤众也。 ”又云:“多瞋少喜,不顺病缘,非所以报堂主也。 ”已下略录事缘。 《禅林宝训》云:“高庵住云居,闻衲子病,移延寿堂,咨嗟叹息,如出诸己,朝夕问候,以至躬自煎煮,不尝不与食。 或遇天气稍寒,拊其背曰:‘衣不单乎? ’或值时暑,察其色曰:‘莫太热乎? ’不幸不救,不问彼之有无,常住尽礼津送。 知事或他辞,高庵叱之曰:‘昔百丈为老病者立常住,尔不病不死也! ’四方识者,高其为人。 及退云居,过天台,衲子相从者仅五十辈,间有不能往者,泣涕而别,盖其德感人如此。 ”《春渚纪闻》云:“钱塘净慈寺古道者,主供侍病僧寮。 一日,病僧有告之曰:‘我病少愈,念少凫血为味,汝能为我密致之,幸甚! ’至暮夜,袖血饷,僧食之美甚,一二日复多以金付之,再有所须。 同寮僧雏窥道者于隙处,披其胸,取漆盂,以利刃刺心血,覆盂其上,解衣带缠绕,久之,开视盂中,血凝矣,即以葱醯,依前法制之,以进病僧。 僧雏大骇,出以所见,语其徒,且告病僧,皆大惊异。 ”又见〈殿堂类·延寿堂〉处。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5:10:26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440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