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杨枝 内容: 忠曰:“十八物之一也。 ”《梵网经》云:“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陁,冬夏坐禅,结夏安居。 常用杨枝、澡豆、三衣、瓶、钵、坐具、锡杖、香炉、漉水囊、手巾、刀子、火燧、镊子、绳床、经、律、佛像、菩萨形像。 而菩萨行头陁时及游方时,行来百里千里,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。 头陁者,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,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,是二时中,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,如鸟二翼。 ”《华严经·普贤行愿品? 甘露火唐经作无厌足章》云:“嚼杨枝具功德者:一销宿食,二除痰癊,三解众毒,四去齿垢,五发口香,六能明目,七泽润咽喉,八唇无皴裂,九增益声气,十食不爽味。 晨朝食后,皆嚼杨枝。 诸苦辛物,以为齿木,细心用之,具如是德。 ”永平道元禅师曰:“嚼杨枝,先右手取杨枝,咒愿,可诵《华严? 净行品》偈云:‘手执杨枝,当愿众生,心得正法,自然清净。 ’及嚼,复诵偈云:‘晨嚼杨枝,当愿众生,得调伏牙,噬诸烦恼。 ’杨枝长四指,或八指、十二指,或十六指。 《摩诃僧祇律》云:‘齿木应量用,极长十六指,极短四指。 ’大如手小指,或更细无妨。 形如手小指,一头粗一头纤。 古云如如来指形,嚼其粗头,令如缕,须揩磨齿表里。 ”《诸经要集》云:“《十诵律·云:‘佛言:嚼杨枝有五利益:一口不苦,二口不臭,三除风,四除热病,五除痰癊。 复有五事利益:一除风,二除热,三别味,四能食,五眼明。 ’《三千威仪》云:‘用杨枝有五事:一断当如度,二破当如法,三嚼头不得过三分,四梳齿当中三齿,五当汁澡自用。 刮舌有五事:一不得过三反,二舌上血出当止,三不得大振手污僧伽梨若足,四弃杨枝莫当人道,五当着屏处。 ’”《十诵律·云:“佛听啮木三种枝:上、中、下,上者尺二寸,下者六寸,余者是中,是名齿木枝法。 擿齿法者,不应用利物擿齿,不应强擿,不应破龂,是名擿齿法。 刮舌法者,不应用利物刮,令伤舌,是名刮舌法。 ”《南海寄归传》云:“每日旦朝须嚼齿木,揩齿刮舌,务令如法。 盥漱清净,方行敬礼。 若其不然,受礼礼他,悉皆得罪。 其齿木者,梵云惮哆家瑟诧。 惮多,译之为齿;家瑟诧,即是其木。 长十二指,短不减八指,大如小指,一头缓须熟嚼,良久净刷牙关。 若也逼近尊人,宜将左手掩口,用罢擘破,屈而刮舌。 或可别用铜铁作刮舌之篦,或取竹木薄片,如小指面许,一头纤细,以剔龂牙,屈而刮舌,勿令伤损,亦既用罢,即可俱洗,弃之屏处。 凡弃齿木,若口中吐水,及以洟唾,皆须弹指经三,或时謦欬过两。 如不尔者,弃便有罪。 ”又云:“少壮者任取嚼之,耆宿者乃椎头使碎。 其木条以苦涩辛辣者为佳,嚼头成絮者为最,粗胡葈 根极为精也,即苍耳并截耳入地二寸。 坚齿口香,消食去癊 ,用,半月,口气顿除,牙疼齿惫,三旬即愈。 要须熟嚼净揩,令涎癊 流出,多水净漱,斯其法也。 次后,若能鼻中饮水一抄,此是龙树长年之术,必其鼻中不惯,口饮亦佳,久而用之,便少疾病。 ”又云:“齿木名作杨枝,西国柳树全稀,译者辄传斯号,佛齿木树实非杨柳。 那烂陁寺目自亲观,既不取信于他,闻者亦无劳致惑。 检《涅槃经》梵本云:嚼齿木时矣。 ”《释氏要览》云:“嚼杨枝,《僧祇律》名齿木。 嚼一头碎,用剔刷牙齿中滞食。 若口有热气及生疮,应嚼杨枝咽汁。 《百一羯磨》云:‘嚼杨枝须在屏处,不得显露及往还洁净处。 或弃齿木,先以水洗,乃謦欬或弹指警觉,方可弃于屏处。 若其异者,得越法罪。 ’”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5:10:01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439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