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一中 内容: 《敕修清规·新首座特为后堂大众茶状》云:“今晨斋退,就云堂点茶一中,特为后堂首座大众。 ”又〈方丈特为新挂搭茶状〉云:“今晨斋退,就库司点茶一中,特为,伏望众慈同垂降重。 ”《联灯会要·洞山价禅师章》云:“师于咸通十年三月一日剃沐,端然坐逝。 大众号恸,移时,师忽开眼云:‘夫出家之人,心不附物,是真修行,劳生息死,于悲何有? ’乃令主事辨愚癡斋一中,盖责其恋情也,至八日,方坐逝。 ”忠曰:“《传灯》作一普。 一普者,普及一堂也。 ”一山曰:“表众人愚癡,不了生死本空之理,故曰愚癡斋。 一中,一堂之谓也。 ”旧说纷纭,解一中,或谓中字平呼。 盏有大中小三品,而茶汤用中盏,即如马上盏者,故云一中矣。 或谓一座之义。 或谓中者,满也。 诚斋诗有斋一中语。 或谓《梦语集》云:“近入唐人问彼土尊宿,答曰:中与钟音同。 钟,盏也。 一中即是一盏义。 止此 ”忠谓:“数说皆未是。 ”忠曰:“一中者,中坐一筵之义也。 卧云《梦语集》云:‘常光国师曾讲《传灯录·及〈法眼传〉中,中坐茶筵未起之语。 国师曰:中者,如茶汤榜,一中之中也。 予谓:盖特为座,必在中央,故谓一中也。 止此 ’瑞溪所解,得中正矣。 ”已下略举中坐之证。 《敕修清规·迎待尊宿》云:“若法眷尊长至,先讲诸山相见礼,送客位,请居中座,住持插香礼拜。 讲法眷礼,方丈内坐,当让中位。 ”又云:“若嗣法、办事、法妷相访,当躬至方丈,住持即令鸣僧堂钟,集众人事,先请住持中坐,行弟子法眷礼。 ”解者曰:“中位,主人所居,请令居之,示尊敬也。 住持让自中位,尊法眷也。 ”《传灯录·清凉益禅师章》云:“初开堂日,中坐茶筵未起,四众先围绕法座。 ”《南禅规式·开堂中座》云:“寝堂有上中下三座,中座为上。 《传灯? 清凉章》中坐茶筵是也。 ”忠曰:“可言寝堂有左右中三座,已有上座,复言中座为上,造语拙矣。 ”《莹山清规》云:“半夏,或法堂或方丈斋,立中座接名德等,此谓中筵斋。 或施主接之。 ”忠曰:“中筵斋仪,见《禅苑清规·,但未辨中义。 而今莹山以立中座解中筵,则亦可以证一中也。 ”俗仪亦以中坐为崇宾。 《湖海新闻》云:“海东伯视浙西宪洪起畏曰:‘是我前生父母,若不遇此恩人,安能有今日富贵? ’掖宪中坐,把盏周密,问劳浃洽。 ”又徽宗画题一中字事,虽不涉,且录之。 《卧云日件录》云:“在鹿苑寺看宋徽宗画,题曰宣和殿御制一中,未知何义也? ”忠曰:“盖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 〈大禹谟〉 之语,用为廋名也。 ”《欧阳文忠公全集·内制集》云:“开宝寺福胜院开启道场,于乾元节日支散袈裟,并设大会斋一中。 ”《江湖纪闻前集·秦桧阴狱章》云:“就城隍庙建水陆一中。 ”《中峰杂录》:“示众云:‘前日之晚,首座与维那到庵言结夏在近,请为众道话一中。 ’”忠曰:“此一中似一座义,然且随俗谈耳,未必求正义。 ”《梁高僧传·法庄传》云:“元嘉初,出都止道场寺,性率素,止一中而已。 ”忠曰:“此言日中一食也。 ”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5:09:46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438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