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小参 内容: 旧说曰:“小参,不时讲之,鸣鼓唯一通,其规约于大参,故曰小参。 大参者,上堂也。 参者,交参义。 ”《敕修清规》云:“凡集众开示,皆谓之参。 ”见〈晚参〉处。 《祖庭事苑》云:“禅门诘旦升堂谓之早参,日晡念诵谓之晚参,非时说法谓之小参。 夫是皆以谓之参者,何乎? 曰:参之为言,其广且大矣。 谓幽显皆集,神龙并臻,既无间于圣凡,岂辄分于僧俗? 是以谓之参也。 其主法者,以平等一心,应勤植万类,令法久住,岂曰小补? 或以小参为家训,愚未之前闻。 ”《敕修清规·小参》云:“小参初无定所,看众多少,或就寝堂,或就法堂。 乃至鸣鼓一通,众集,两序归位,住持登座,与五参上堂同。 提纲叙谢,委曲详尽,然后举古结座。 ”又〈晚参〉云:“如住持入院,或官员檀越入山,或受人特请,或为亡者开示,或四节腊,则移于昏钟鸣,而谓之小参。 可以叙世礼,曰家教者是也。 ”《禅苑清规·小参》云:“小参家训,纲纪丛林。 夫小参之法,初夜钟鸣,寝堂设位,集知事徒众,宾主问酬,并同早参。 提唱之外,上自知事、头首,下至沙弥、童行,凡是众中不如法度,事无大小,并合箴规。 广说乃至出家行脚,入众参禅,粥饭茶汤,晨参暮请,语言事业,动止威仪,应系众中规矩,并当委曲提撕。 若其缄口无言,迤逦玄纲坠地。 后进如蒙法药,应当刻骨铭肌,敛片善以无遗,剔纤瑕而必去。 小参之设,意在斯焉。 ”有行堂讲之者。 《希叟昙禅师录·有行堂小参。 又见〈立参〉处。 义堂《日工集》云:“建长众寮听长老中巖讲清规·:‘天童净和尚小参,不必于法堂,随处行之,故今日本永平寺犹讲此规。 ’”《传灯录·药山俨禅师章》云:“大众夜参,不点灯,师垂语曰:‘我有一句子,待特牛生儿即向汝道。 ’时有僧曰:‘特牛生儿也,何以不道? ’师云:‘侍者把灯来! ’其僧抽身入众。 ”《联灯会要·德山鑒禅师章》云:“小参,示众云:‘今夜不答话,问话者三十棒。 ’时有僧出作礼,师便打。 僧云:‘某甲话也未问,为甚便打? ’师云:‘你是甚处人? ’云:‘新罗人。 ’师云:‘未跨船舷时,好与三十棒。 ’”汾阳小参,见〈提纲〉处。 《元亨释书? 藏山空禅师传》云:“空曰:‘石林老行巩禅海波澜,吾虽不得而尽,偏洲傍渚,傥打浮泳。 我昔辞林,林告曰:小参虽家训,又自有家法。 子归故里,敲唱宗乘,妙叶之一路,不可乱做也。 即与二篇。 冬至曰:拟着即错,铁牛掣断黄金索;不拟犹乖,撒手还同万仞崖。 这里一咬便断,如花开铁树,似笋迸石头,无阴阳地尽自宽閑,争柰东山山前一片松根竹脚未曾踏着在。 蓦拈拄杖一画云:不得侵疆越界。 除夜曰:似地擎山,不知山之孤峻。 凤萦金网,趋霄汉以何期? 如石含玉,不知玉之无瑕。 蛇护神珠,蕴风雷而未化。 设使翱翔霄汉,鼓蕩风雷,闻者震惊,见者眩惑,也只閑閑地,可可地。 岂不见僧问洞山:年穷岁尽时如何? 山云:家家门底野狐儿。 拍床云:鲸吞海水尽,露出珊瑚枝。 ’”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5:04:10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421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