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请益 内容: 《传灯录·禅门规式》云:“除入室请益,任学者勤怠,或上或下,不拘常準。 ”《敕修清规·请益》云:“凡欲请益者,先稟侍者,通覆住持。 乃至如允所请,定钟后,诣侍司,候方丈,秉烛装香,侍者引入住持前,问讯,插香,大展九拜。 乃至肃恭侧立,谛听垂诲毕,进前插香,大展九拜,谓之谢因缘。 免则触礼,次诣侍司致谢。 ”《论语? 子路篇》云:“子路问政,子曰:‘先之,劳之。 ’请益,曰:‘无倦。 ’”疏:请益者,子路嫌其少,故更请益之。 《礼记? 曲礼》云:“侍坐于先生,先生问焉,终则对,请业则起,请益则起。 ”注:尊师重道也。 起,若今抠衣前请也。 益,谓受说不了,欲师更明说之。 引《论语》。 忠曰:“有所已与,更复请余分,言请益。 禅家借儒典字,以命入室请法也。 ”《碧巖录》云:“久参先德,有见而未透,透而未明,谓之请益。 若是见得透请益,却要语句上周旋,无有疑滞。 久参请益,与贼过梯,其实此事不在言句上。 ”又云门倒一说话评云:“这僧不妨是个作家,解恁么问头边,谓之请益。 ”《僧宝传·佛印元禅师传》云:“尝谓众曰:‘昔云门说法如云雨,绝不喜人记录其语。 见必骂逐曰:汝口不用,反记吾语,异时裨贩我去。 今室中对机录,皆香林明教以纸为衣,随所闻即书之。 后世学者渔猎文字语言,正如吹网欲满,非愚即狂。 ’时江浙丛林尚以文字为禅,谓之请益,故元以是讽之。 ”《祖庭事苑? 法英序》云:“睦庵卿上人曰:‘曩游丛林,窃见大宗师升堂、入室之外,复许学者记诵,所谓云门、雪窦诸家禅录,出众举之,而为演说其缘,谓之请益。 ’”忠曰:“此是江浙丛林所谓请益也。 ”《联灯会要·洞山价禅师章》云:“师问忠国师无情说法。 后到沩山,沩云:‘我这里也有些子。 ’便以拂子点一点。 师辞沩山,直造云巖,请益前话,巖云:‘不见《弥陀经》云:水鸟树林悉皆念佛念法。 ’师因有省。 ”《八方珠玉集》云:“金峰和尚上堂,至晚,有僧请益云:‘和尚今日垂语,有僧出问,为什么不答? ’峰云:‘大似失钱遭罪。 ’”《雪巖钦禅师录·普说》云:“移单过净慈挂搭,怀香诣方丈请益。 ”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4:51:01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383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