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如意 内容: 《释氏要览》云:“梵云阿那律,秦言如意。 《指归》云:古之爪杖也。 或骨、角、竹、木,刻作人手指爪,柄可长三尺许,或脊有痒,手所不到,用以搔抓,如人之意,故曰如意。 诚尝问译经三藏通梵大师清沼、字学通慧大师云胜,皆云:如意之制,盖心之表也。 故菩萨皆执之,状如云叶。 又如此方篆书心字,故若局爪杖者,只如文殊亦执之,岂欲搔痒也? 又云:今讲僧尚执之,多私记节文祝辞于柄,备于忽忘,要时手执目对,如人之意,故名如意。 若俗官之手版,备于忽忘,名笏也。 若齐高祖赐隐士明僧绍竹根如意,梁武帝赐昭明太子木犀如意,石季伦、王敦皆执铁如意,此必爪杖也。 因斯而论,则有二如意,盖名同而用异焉。 ”忠曰:“‘如意之制,心之表也,如此方篆书心字。 止此’此义不通印度焉。 又曰‘文殊岂欲搔痒也? 止此’是亦不然。 世尊尚示有圊便疾病,既同凡受五蕴色身,何无复背痒耶? 余窃谓凡佛菩萨所执器物,动有所表。 盖说法到人疑处,令彼能通晓,犹如爪杖搔痒处痛快,故执此表其相。 若复依此义,则文殊虽执,亦何妨焉? ”《义楚六帖》云:“《净名经义抄》云:‘牛呞 罗汉说法时,以有口病,恐大众生轻,龙现爪以遮口,因作如意犹象龙爪。 ’”《佛祖统纪? 智者大师纪》云:“南岳造金字《般若》,命师代讲,唯三三昧及三观智用以咨审,余悉自裁。 南岳手持如意,临席赞之曰:‘可谓法付法臣,法王无事。 ’”又云:“师有疾,口授遗书,略云:‘莲华香炉、犀角如意,是王所施,今以仰别,愿德香远闻,长保如意也。 ’”《释氏资鑒》云:“周建德三年五月,武帝邕惑于道士张宾等妖言,恶黑衣之谶,乃欲偏废释教。 命沙门、道士,辨其优劣,且云:‘长留短废云云。 ’襄城公何妥自行如意,座首少林寺行禅师发愤而起,诸僧止曰:‘师为佛法大海,众咸仰知,可令末座对扬。 ’共推如意付智炫,安详而起,徐升论座,坐定执如意,折张宾理屈。 ”详如彼。 忠曰:“论议执如意,可以证焉。 ”《三才图会? 器用部》云:“如意,吴时,秣陵有掘得铜匣,开之,得白玉如意,执处皆刻螭彪蝇蝉等形。 胡综谓秦始皇东游,埋宝以当王气,则此也。 盖如意之始,非周之旧,当战国事尔。 ”《事物初略》云:“胡综别传曰:时有掘地得铜匣,长二尺七寸,开之,得白玉如意,所执处皆刻螭蝉等形。 时人莫知其由,吴大帝以综多识,乃问之,答云:昔秦始皇东游,以金陵有王者气,乃凿诸山岗起处埋宝物,以当王者之气。 此抑是乎? 则是如意始于战国。 ”顾元庆《十友图赞》:“如意为直友,曰右如意,炼铁为之。 长二尺有奇,上有银错,或隐或见,识者知其宣和旧物,平时以刚直自持,山房呼为直友。 ”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4:50:10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381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