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右语 内容: 忠曰:“道场疏,首叙某州某寺某甲值某事讽某经等毕,次正有四六疏语,故疏语首必蒙‘右伏以’三字,是以疏语称右语也。 右者,指已前事缘讽诵等,伏以已下,详述其志趣、祷愿等事也。 ”《东渐略清规·佛降诞》云:“维那宣疏至右语,住持跪炉。 ”忠曰:“住持跪炉,必在右伏以时。 《东渐》言右语跪炉,则以‘右伏以’为右语,正同余所解也。 ”《文体明辩·附录》云:“按右语者,宋时词臣进呈文字之词也。 谓之右语者,所进文字列于左方,而先之以此词实居其右,故因而名之。 盖变进书表文之体,而别其称耳。 然考之诸集,唯欧阳修、王安石等有进功德疏右语,岂其特用于此等文字,而他皆不用欤? 词皆俪语,而短简特甚。 ”忠曰:“徐氏言所进文字在左,此词居右,故名右语者,失矣。 余谓功德疏先列数般功德品目在右方,而次之以述其志趣之疏语在左方,而此疏语之首必加‘右伏以’三字,故以骈俪疏文,名为右语耳,非为此词在右矣。 徐氏见诸家文集唯载‘右伏以’已下俪语,未见功德疏全文,故谬以谓疏前词在疏语右,故名右语。 然则不名于本疏为右语,而却以前序为右语也。 夫一篇文字题,不题本体,却题前序,岂有此理耶? ”忠按:山门、同门等疏,凡有‘右伏以’者,皆当称右语。 然古来右语名,唯于道场疏,不可称于余疏矣。 旧说曰:“祈祷等疏语,名右语,书记制之,其文四六也。 凡右方为尊,故右语犹言尊语也,非疏文在右方之义。 ”忠曰:“此亦一重臆解,固不足取也。 ”《欧阳文忠公集》云:太祖皇帝忌辰道场功德疏右语。 九月八日。 右伏以当天开运,聿隆创始之功;继统承休,方罄奉先之孝。 爰戒彻音之日,用资作善之祥,严法会于金园,启灵文于具叶,伏愿超登妙果,高证真乘,瞻不动以常存,祐无疆而永固,下均氓庶,咸获乂宁。 《白玉蟾集·忏谢朱表》云:上清大洞宝箓弟子五雷三司判官知北极驱邪院事 臣白某右 某 言:伏以紫鸾啸月,青皇垂羽葆于枢宫;白鹤呼云,赤帝降霓旌于玑舍。 已下文繁故略。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4:50:00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381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