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童行 内容: 忠曰:“童行,投佛寺求僧未得度者,即少年行者也。 ”《释氏要览》云:“《智度论》云:‘梵语鸠摩罗伽,秦言童子。 ’《寄归传》云:‘白衣诣苾刍所,专诵佛典,求落发,号童子。 ’西天出家,国无制止,但投师允可,即和僧剃发,即无童子行者之属。 今经中呼文殊、善财、宝积、月光等诸大菩萨为童子者,即非稚齿。 如《智论》云:‘如文殊师利,十力、四无所畏等,悉具佛事,故住鸠摩罗伽地。 ’又云:‘若菩萨从初发心,断淫欲,乃至菩提,是名童子。 ’今就此方释之。 《释名》曰:儿年十五曰童。 童,独也。 自七岁止十五皆称童子,谓太和未散故。 ”《南海寄归传》云:“凡诸白衣诣苾刍所,若专诵佛典,情希落发,毕愿缁衣,号为童子。 或求外典,无心出离,名曰学生。 ”童行训诲法,详〈垂说类·训童行〉处。 《六学僧传? 晋昙徽传》云:“徽年十二,师事安公为童子,精神大于其身,安使受《诗》、《礼》。 又四年,乃落发。 ”《普灯录·天衣怀禅师章》云:“长游京师,依景德寺为童行。 天圣中,试经得度。 ”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4:43:50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5363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