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净施法制意 内容: 亦名:说净法制意、十日净施制意子题:净施是方便施非真施、天须菩提、衣有二种戒本疏·三十舍堕法:“九十六外道无净施法,佛大慈悲,方便力故,教令净施,是假名也,令畜长财,不名犯戒。 问:‘何故不开,直令畜长,而强与结戒,设此方便? ’答:‘佛法以少欲为本,结戒不令畜长。 而众生根性不同,或乐多积而后行道得证圣者,是故先制,后方开之。 如昔一时开受宝舍,故无咎也。 ’”(戒疏记卷一○·七一·一四)行事钞·二衣总别篇:“萨婆多,问曰:‘此净施法真耶假耶? ’答:‘一切九十六种外道无净施法。 佛大慈悲方便力故,教令净施。 是方便施,非真施也,令诸弟子得畜长财而不犯戒。 ’问:‘佛何以不直令畜长财,而强与结戒,设此方便? ’答:‘佛法以少欲为本,是故结戒制令不畜。 而众生根性不同,悟入各异。 如昔一时开七宝房舍,比丘入中,便证圣道。 所以随其机报,先制后开。 ’‘何故开十日? ’答:‘佛知法相不缓不急,正开十日;使筹量布施人,缝治作衣及说净法。 ’”资持记释云:“净法制意中,初科引论,前明开说意;后明十日意。 前中又二,初问真假;次问开意。 后答中指昔缘者,分别功德论云,天须菩提五百世中常上生化应天即他化自在天,下生王者家,出家后,佛令粗衣恶食草褥为床,彼闻辞退。 阿难曰,君且住一宿,即往王所,借种种坐具、幡华香灯,事事严备。 此比丘于中止宿,以适本心,乃至后夜,即得罗汉。 佛语阿难,夫衣有二种,有可亲近,不可亲近。 着好衣时益道心,此可亲近;损道心,不可亲近。 是故阿难,或从好衣得道;或从纳衣得道。 所悟在心,不拘形服等。 智论亦云,昔有比丘一心求涅槃,背舍世间者,欲着听着价重十万两金衣,亦听食百味食。 痴人闻此,便谓佛慈开我受用。 然佛开为道,岂但养身? 况对别缘,非是常教。 汝今着世,多积资生。 顺己贪情,何尝慕道? 倚滥圣教,诳惑无知。 佛藏所谓杯水缕衣,尚不可销,那以庸愚滥同高迹? 请观身行,不亦误哉! ”(事钞记卷三一·二一·三)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2:09:24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4908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