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无作戒体八种 内容: 子题:作俱无作、形俱无作、要期无作、异缘无作、助缘无作、事在无作、从用无作、随心无作羯磨疏·诸戒受法篇:“通叙诸业,依多论中,大纲有八:一者作俱无作。 随作善恶起身口顷,即有业相随作同生。 作休业止,能牵于后。 不由起心,任运相感,故即号曰作俱无作。 余七例尔。 二者形俱无作。 如今所受善恶律仪。 必限一生,长时不绝。 即有业量随心任运。 三者要期无作。 如十大受及八分斋,要心所期,如誓而起。 亦名愿也。 故彼论云,又此无作,亦从愿生;如人发愿设会施衣,无作常生,扶助愿者。 四者异缘无作。 如身造口业,发口无作等。 五者助缘无作。 如无作品云,教人杀生,随所杀时,教者获罪,即其事也。 六者事在无作。 论云,施物不坏,无作常随。 多云,若作僧坊及以塔像旷路桥井,功德常生;除三因缘,一、前事毁坏,二、造者命终,三、起大邪见,便善业断。 翻善例恶,可以相明;如畜鞭杖弓刀苦具,随前事在,恶业恒续。 七从用无作。 论云,着施主衣,入无量定,更令本主得无量福。 如是随其善恶,从用皆尔。 ……八者随心无作。 入定慧心,无作常起。 如成论云,有人言,入定入道,有禅无漏律仪,出定则无,是事云何? 论云,出入常有;常不为恶,善心转胜。 何以然耶? 有人计,背支入本,背粗向细,得发无作;入支向粗,不发无作。 今解不然,出入常有;虽在事乱,无作不失。 今言随心者,不随定慧;随生死心,恒有无作。 ”济缘记释云:“通叙者,总明一切作无作业。 一、通善恶,二、通化制,三、通定散四、通漏无漏,故云诸业。 多论八种而非次列;但括略前后所有名相;故云大纲有八;至下判释,亦兼余论。 ”(业疏记卷一六·二八·一八)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2:07:23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4902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