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瞻病法制意 内容: 子题:应看病比丘、应作瞻病人、欲供养佛者应供养病人、四大、六府、三焦、如来洗病比丘处行事钞·瞻病送终篇:“制意者,夫有待之形,多诸婴累;四大互反,六府成病。 若不假相提接,薄命则无所托。 然则世情流变,始终难一;健壮则亲昵,病弱则捐舍;鄙俗恒情,未能忘此。 故如来深鉴人物,知善未崇,恶必相遵,故亲看病。 故律中,佛言,汝曹不相看视,谁当应为? 乃至世尊为病人洗除大小便已,扫治卧处,极令清净,敷衣卧之。 便立制云,自今已去,应看病比丘,应作瞻病人;若有欲供养我者,应供养病人。 佛为极地之人,犹励诸比丘,亲自下接;况同法义重,如何相弃? 乃至送终,意同斯述。 ”资持记释云:“初叙病患。 多婴累者,通目众苦也。 四大等者,别示病恼也;地水火风,内外该遍,故通名大。 六府者,大肠、小肠、胃、膀胱、三焦、胆也。 从顶至心为上焦,从心至腰为中焦,从腰至足为下焦。 此三共为一府。 若下,次明瞻视。 然下,三示凡情。 昵,近也。 故下,彰圣引导。 按西域记,祇桓东北有塔,即如来洗病比丘处。 如来在日,有病比丘,含苦独处;佛问:‘汝何所苦? 汝何独居? ’答曰:‘我性疏懒,不耐看病,故今婴疾,无人瞻视。 ’佛愍而告曰:‘善男子,我今看汝。 ’”(事钞记卷四○·一·八)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2:04:42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4894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