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归依僧即归依第一义谛僧 内容: 子题:未来僧、真谛僧、俗谛僧、第一义僧、声闻学无学功德羯磨疏·诸戒受法篇:“问:‘为归俗谛僧,为归第一义谛僧耶? ’答:‘不以俗谛为僧,以杂烦恼故。 要以第一义谛僧。 ’‘若尔,佛与提谓受归之时,不应言未来有僧,汝当归依。 ’今解:‘以俗谛为第一所依处,故言未来僧。 又欲尊重俗谛僧。 故言未来有。 实而言之,真谛僧者,常在世故。 ’”济缘记释云:“初问,内外两凡薄地凡夫,名俗谛僧。 初果已去,名第一义僧;由证第一义谛无生灭理,从所证为名。 论云,声闻学无学功德,是则通收四果四向也。 答文,可解。 再难中,引佛为提谓长者授归之词。 既言未来,即世俗僧;违上答也。 解中有二,初约所依释。 以真依俗,故举俗召真。 又下,次约尊重释。 恐谓未来无真实僧;于世俗僧,辄生轻慢。 真僧常在,何限未来? ”(业疏记卷一○·一五·一三)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2:02:39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4887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