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比丘出行法 内容: 亦名:出行法子题:行时先下脚跟后下脚指、不退菩萨相、前食、小食、后食、中斋行事钞·主客相待篇:“(一、明行法)毗尼母,比丘欲行时,先扫除房内,衣服床褥,如法安置;在随相中。 去时,白和尚阿阇梨。 若过十腊,有法事必能利益者,虽师不听,自往无过。 去时,出寺外,望去处方。 应思量行伴何似? 正见不? 有病相料理不? 如我心所作不? 其人威仪常摄不? 非懈怠不? 为利为衰? 若必好者共去。 复问同伴,汝等衣钵,乃至一切自随之物,无所忘不? 兼复诫敕,今当共行,汝等时言少语,守摄诸根,路中,处处见者,皆令欢喜,发其善心。 诸下座,皆合掌互跪,对曰,如教,欢喜奉行。 若有住止,发时,上座应遍看,无遗落物不? 下座常在前,上座在后;语诸下座,各自摄心,莫令散乱。 下座得病,上座应为说法,令善心相续;虽有急难,不得舍去,尽其筋力,令其得脱;乃至自力不能,应至郡县檀越所重比丘、大臣国王门前营理,使得解脱,莫使受苦。 (二、示行相)僧祇,行时,先下脚跟,后下脚指。 在道行欲宿,遣二年少比丘,前觅宿处,索前食后食,当白非时入聚落;得已还报,应展转相白入。 (三、教摄心)智论,出入来去,安详一心。 举足下足观地而行,为避乱心,为护众生故,是不退菩萨相。 ”资持记释云:“前食,即小食(即早斋);后食,即中斋。 ”(事钞记卷三九·四五·一○)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2:01:27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4883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