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云居宏觉膺禅师〔宋,惠洪《禅林僧宝传》〕 内容: 禅师名道膺,幽州玉田人也。 生于王氏。 儿稚中,骨气深稳,言少理多。 十岁出家于范阳延寿寺。 又十五年,乃成大僧。 其师使习毗尼,非其好。 弃之游方,至翠微会。 有僧自豫章来,夜语及洞上法席。 于是一钵南来,造新丰。 谒悟本价禅师。 价问,汝名什么。 对曰:道膺。 价曰:何不向上更道。 对曰:向上即不名道膺。 价喜以谓,类其初见云岩时祗对。 容以为入室。 膺深入,留云峰之后。 结庵而居。 月一来谒价。 价呵其未忘情,于道为杂。 乃焚其庵。 去海昏登欧阜欧阜。 庐山西北崦,冠世绝境也。 就树缚屋而居,号云居。 衲子亦追求,而集散处。 山间树下,久成苫架。 说法其下曰:佛法有什么多事,行得即是。 但知心是佛,莫愁佛不解语。 欲得如是事,还须如是人。 若是如是人,愁个什么。 若云如是事即难。 自古先德,淳素任真,元来无巧设。 有人问,如何是道。 或时答碌砖木头,作么。 皆重元来他根本,脚下实有力。 即是不思议人,握土成金。 若无如是事,饶汝说得,簇花簇锦相似。 直道我放光动地,世间更无过也。 尽说了合杀头,人总不信受。 元来自家,脚下虚无力。 汝等譬如猎狗,但寻得有踪迹底。 若遇羚羊挂角时。 非但不见踪迹,气息也不识。 僧便问,羚羊挂角时如何。 答曰:六六三十六。 曰:会么。 僧曰:不会。 曰:不见道无踪迹。 又问,世尊有密语,迦叶不覆藏。 如何是世尊密语。 膺呼问者名曰:会么。 曰:不会。 曰:汝若不会,世尊有密语。 汝若会,迦叶不覆藏。 乃曰:僧家发言吐气。 须有来由,莫当等闲。 这里是什么所在,争受容易。 凡问个事,也须识好恶。 若不识尊卑良贱,不知触犯。 信口乱道,也无利益。 并音旁,家行脚,到处觅相似语。 所以寻常,向兄弟道。 莫怪不相似,恐怕同学多去。 第一莫将来。 将来不相似言语,也须看他。 前头八十老人,出场屋。 不是小儿戏,不是因循底事。 一言参差,即千里万里,难为收摄。 盖为学处容易,不着力。 敲骨打髓,须有来由。 言语如钳如夹,如钩如镚。 须教相续不断,始得。 头头上具,物物上明。 岂不是得妙底事。 一种学,大须子细研穷。 直须谛当,的的无差。 到这里,有什么碌跣处。 有什么拟议处。 向去底人,须常惨悚戢翼,始得。 若是知有底人。 自解护惜,终不取次。 十度发言,九度休去。 为什么如此,恐怕无利益。 体得底人,心若猎月扇,口边直得醭出。 不是强为,任运如此。 欲得与么事,须是与么人。 既是与么人,不愁恁么事。 恁么事即难得。 又曰:汝等直饶学得佛边事。 早是错用心了也。 不见古人,讲得天花落,石点头。 尚不干自已事。 自余是什么闲。 如今拟将有限身心,向无限中用。 有什么交涉。 如将方木逗圆孔中,多少聱讹。 若无与么事。 饶汝说得,簇花簇锦,也无用处。 未离情识在。 若一切事,须向这里及尽。 始得无过,方得出身。 若有一毫发去不尽。 即被尘累,岂况便多。 差之毫厘,过犯山岳。 不见古人道。 学处不玄,尽是流俗。 闺合中物,舍不得,俱为渗漏。 直须向这里,及取去,及去及来。 并尽一切事,始得无过。 如人头头上了,物物上通。 祇唤作了事人,终不唤作尊贵。 将知,尊贵一路自别。 便是世间极重极贵物。 不得将来,向尊贵边。 须知不可思议,不当好心。 所以古人道,犹如双镜,光光相对。 光明相照,更无亏盈。 岂不是一般,犹唤作影像边事。 如日出时,光照世间,明朗是一半。 那一半,唤作什么。 如今人未认得,光影门头户底。 粗浅底事,将作屋里事,又争得。 又曰:得者不轻微,明者不贱用。 识者不咨嗟,解者无厌恶。 从天降下,即贫穷。 从地涌出,即富贵。 门里出身则易,身里出门则难。 动则埋身千尺,不动则当处生苗。 一言迥脱独拔当时语言不要多,多则无用处。 僧问,如何是从天降下,即贫穷。 曰不贵得。 又问,如何是从地涌出,即富贵。 曰无中或有。 又曰:了无所有,得无所图。 言无所是,行无所依。 心无所托,及尽始得无过。 在众如无众,无众如在众。 在身如无身,处世如无世。 岂不是无娆其德,超于万类。 脱一切羁镚,千人万人得。 尚道不当自已。 如今若得,共起初一般。 古人曰:体得那边事,却来这边行李。 那边有什么事,这边又作么生行李。 所以道,有也莫将来,无也莫将去。 现在底,是谁家事。 又曰:欲体此事,直似一息不来底人。 方与那个人相应。 若体得这个人意。 方有少许说话分。 方有少许行李分。 暂时不在,如同死人。 岂况如今,论年轮月。 不在,如人长在。 愁什么家事不辨。 欲知久远事,祗在如今。 如今若得,久远亦得。 如人千乡万里归家,行到即是。 是即一切总是。 不是即一切总不是。 直得顶上光焰生,亦不是。 能为一切,一切不为道。 终日贪前头事,失却背后事。 若见背后事,失却前头事。 如人不前,后有什么事。 僧问,有人衣锦绣入来。 见和尚后,为甚寸丝不挂。 曰:直得琉璃殿上。 行扑倒,也须粉碎。 乃曰:若有一毫许,去及不尽。 即被尘累,岂况更多。 不见寻常道,升天底事,须对众掉却。 十成底事,须对众去却。 掷地作金声,不须回头顾着。 自余有什么用处。 不见二祖当时,诗书博览。 三藏圣教,如观掌中。 因什么,更求达磨安心。 将知此门中事,不是等闲。 所以道,智人不向言中取。 得人岂向说中求。 不是异于常徒,息一切万累道。 暂时不在涂路,便有来由。 非但恶眷属,善眷属,也觅不得。 甚处去,通身去,归家去,省觐去。 始脱得诸有门去。 去得牢笼,脱险难,异常徒。 又曰:如掌中观物决定。 决定方可随缘。 若一如此,千万亦然。 千万之中,难为一二,一二不可得。 不见道,显照底人即易得。 显已底人即难得。 不道全无,即是希有。 若未得如此,不受强为。 强为即生恼,生恼即退道。 退道则罪来加身。 即见不得,说什么大话。 汝既出家,如囚免狱。 少欲知足,莫贪世荣。 忍饥忍渴,志存无为。 得在佛法中。 十生九死,也莫相拋出。 生入死,莫违佛法。 斩钉截铁,莫负如来。 事宜无多,各自了取。 有事近前,无事莫立。 膺住持三十年,道遍天下。 众至千五百人。 南昌钟王师尊之,愿以为世世师。 唐天复元年秋示微疾。 十二月二十八日,为大众开最后方便。 叙出世始卒之意。 众皆怆然。 越明年正月三日。 问侍者,今日是几。 对云,初三。 师云,三十年后,但云祇这是。 乃端然告寂。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1:58:08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4873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