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大阳延禅师〔宋,惠洪《禅林僧宝传》〕 内容: 禅师名警玄。 祥符中,避国讳易为警延。 江夏张氏子也。 其先盖金陵人。 仲父为沙门,号智通。 住持金陵崇孝寺。 延往依以为师。 年十九,为大僧。 听圆觉了义经。 问讲者,何名圆觉。 讲者曰:圆以圆融有漏为义。 觉以觉尽无余为义。 延笑曰:空诸有无,何名圆觉。 讲者叹曰:是儿齿少而识卓如此。 我所有何足以益之。 政如以秽食置宝器,其可哉。 通知之,使令游方。 初谒鼎州梁山观禅师。 问如何是无相道场。 观指壁间观音像,曰此是吴处士画。 延拟进语。 观急索曰:遮个是有相。 如何是无相底。 于是延悟旨于言下,拜起而侍。 观曰何不道取一句子。 延曰道即不辞,恐上纸墨。 观笑曰:他日此语上碑去在。 延献偈曰:我昔初机学道迷。 万水千山觅见知。 明今辩古终难会。 直说无心转更疑。 蒙师点出秦时镜。 照见父母未生时。 如今觉了何所得。 夜放乌鸡带雪飞。 观称以为洞上之宗可倚。 延亦自负,侪辈莫敢攀奉。 一时声价藉甚。 观殁,辞塔出山。 至大阳,谒坚禅师。 坚欣然让法席使主之,退处偏室。 延乃受之。 咸平庚子岁也。 谓众曰:廓然去,肯重去。 无所得心去,平常心去。 离彼我心去,然后方可。 所以古德道。 牵牛向溪东放,不免纳官家傜税。 牵牛向溪西放,不免纳官家傜税。 不如随分纳些些。 渠总不妨,免致捞扰。 作么生是随分,纳些些底道理。 但截断两头,有无诸法。 凡圣情尽,体露真常。 事理不二,即如如佛。 若能如此者,法法无依。 平等大道,万有不系。 随处转辘辘地,更有何事。 僧问,亡僧迁化,向什么处去。 延曰:亡僧几时迁化。 僧曰:争奈相送何。 延曰:红炉焰上绦丝缕。 叆叇云中不点头。 见僧种瓜,问曰:甜瓜何时可熟。 对曰:即今熟烂也。 曰拣甜底摘来。 对曰:什么人吃。 曰不入园者。 对曰:未审不入园者,还吃也无。 曰汝还识他么。 对曰:虽然不识,不得不与。 延笑曰:去。 其僧后病。 延入延寿堂看之。 问曰:是身如泡幻,泡幻中成辨。 若无个泡幻,大事无因辨。 若要大事辨,识取个泡幻,作么生。 对曰:遮个犹是遮边事。 延曰:那边事作么生。 对曰:匝地红轮秀,海底不栽花。 延笑曰:乃尔惺惺耶。 僧喝曰:这老汉,将谓我忘却。 即兴阳剖禅师。 延神观奇伟,有威重。 从儿稚中,即日一食。 自以先德付受之重。 足不越限,胁不至席者,五十年。 年八十,坐六十一夏。 叹无可以继其法者。 以洞上旨诀,寄叶县省公之子法远。 使为求法器,传续之。 延尝注释曹山三种语。 须明得转位始得。 一曰:作水牯牛是随类堕。 注曰:是沙门转身语,是异类中事。 若不晓此意,即有所滞。 直是要伊一念无私,即有出身之路。 二曰:不受食是尊贵堕。 注曰:须知那边了,却来遮边行李。 若不虚此位,即坐在尊贵。 三曰:不断声色是随处堕。 注曰:以不明声色,故随处堕。 须向声色里,有出身之路。 作么生是声色外一句。 答曰:声不自声,色不自色,故云不断。 指掌当指何掌也。 予尝作随类堕偈曰: 纷然作息同,银氩里盛雪。 若欲异牯牛,与牯牛何别。 作尊贵堕偈曰:生在帝王家,那复有尊贵。 自应着珍御,顾见何惊异。 作随处堕偈曰:有闻皆无闻,有见元无物。 若断声色求,木偶当成佛。 今并系于此。 延以天圣五年七月十六日,升座辞众。 又三日以偈寄王曙侍郎。 其略曰:吾年八十五,修因至于此。 问我归何处。 顶相终难睹,停笔而化。 〔惠洪〕赞曰:延嗣梁山观。 观嗣同安志。 志嗣先同安丕。 丕嗣云居膺。 膺于洞山之门,为高弟也。 余观大阳盛时。 有承剖两衲子,号称奇杰。 卒至于不振,惜哉。 微远录公,则洞上正脉,几于不续矣。 呜呼延之知人,可以无愧也。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1:57:22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4871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