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浮山远禅师〔宋,惠洪《禅林僧宝传》〕 内容: 禅师名法远,郑圃田人也。 出于王氏。 年十九,游并州。 见三交嵩禅师,求出世法。 嵩曰:汝当剃落。 堕三宝数,乃可受法。 远曰:法有僧俗乎。 嵩曰:与其为俗,曷若为僧。 僧则能续佛寿命故也。 于是断发,受具足戒。 谒汾州昭公。 又谒汝海省公。 皆受记冚。 天禧中,游襄汉隋郢。 至大阳,机语与明安延公相契。 延叹曰:吾老矣。 洞上一宗,遂竟无人耶。 以平生所着直裰皮履,示之。 远曰:当为持此衣履。 求人付之如何。 延许之曰:他日果得人,出吾偈为证。 偈曰:杨广山前草,凭君待价焞。 异苗翻茂处,深密固灵根。 其尾云,得法者,潜众十年,方可阐扬。 远拜受辞去。 依滁州琅琊觉禅师。 应舒州太平兴国寺请。 说法为省公之嗣。 次住姑苏天平山,又住浮山。 既老退休于会圣岩。 因阅班固九流,遂拟之作九带。 叙佛祖教义,博采先德机语,参同印证。 其一曰:佛正法眼带。 其二曰:佛法藏带。 其三曰:理贯带。 其四曰:事贯带。 其五曰理事纵横带。 其六曰屈曲带。 其七曰妙挟兼带。 其八曰金针双镚带。 其九曰:平怀常实带。 学者既已传诵。 远曰:若据圆极法门,本具十数。 今此九带,已为诸人说了。 更有一带,还见得么。 若也见得亲切分明。 却请出来,说看。 说得分明,许汝通前九带圆明道眼。 若见不亲切,说不相应。 唯依吾语,而为已解,则名谤法。 大众到此如何。 众无语,远叱去之。 举僧问夹山,如何是夹山境。 答曰猿抱子归青嶂后。 鸟衔花落碧岩前。 法眼曰:我二十年来,将作境语会。 远曰不作境会,作么生会。 僧曰:师意如何。 曰:犀因玩月文生角。 象被雷惊花入牙。 或远云,直饶不作境语会,亦未会在。 何谓也云犀因玩月文生角。 象被雷惊花入牙也。 远玉骨插额,目光外射。 状如王孙,凛然可畏。 初欧阳文忠公,闻远奇逸。 造其室,未有以异之。 与客棋,远坐其旁。 文忠收局,请远因棋说法。 乃鸣鼓升座曰:若论此事,如两家着棋相似。 何谓也,敌手知音当机不让。 若是缀五饶三,又通一路始得。 有一般底,只解闭门作活。 不会夺角冲关。 硬节与虎口齐彰。 局破后徒劳逴斡。 所以道,肥边易得。 瘦肚难求思。 行则往往失粘。 心粗而时时头撞。 休夸国手,谩说神仙。 赢局输筹即不问。 且道黑白未分时一着,落在什么处。 良久曰:从前十九路。 迷悟几多人。 文忠嘉叹久之。 远偈语妙密,诸方服其工作。 三交嵩公赞曰: 黄金打作轭石箸。 白玉碾成象牙梳。 千手大悲拈不动。 无言童子暗嗟吁。 又作明安延公赞,曰:黑狗烂银蹄,白象昆仑骑。 于斯二无碍,木马火中嘶。 远雅自称柴石野人。 殁时已七十余。 少时与达观颖公。 薛大头七八辈游蜀,几遭横逆。 远以智脱之。 众以其晓吏事,号远录公。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1:57:02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4870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