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欲之失欲本宗三处 内容: 亦名:失欲本宗三处、受欲失相本宗三处子题:受欲人命终、受欲人出界、受欲人罢道、受欲人入外道众、受欲人入别部众、受欲人至戒场上、宿受欲、受宿欲、八万人自恣畏明相出减众各作、恐明相出开略说戒羯磨疏·集法缘成篇:“明失,则有三处。 谓受持(即初房内)中道及至僧中。 (一,房内失相)初从房内失相列二十八种。 非先有过也。 受欲已后,方陈露之。 (一、七人缘隔失)(一、命过)文中受欲者命终,而僧犹用前欲。 房中及道可非欲到。 若在僧中,事须分别。 有说者云,未说不成;已说在僧成。 或有说者,说与不说,俱名欲到,如忘等例。 或云不尔,忘有人持,死无识也,云何成持。 如舍戒中死人非数也。 (二、出界)若出界去者,以转在异域,非欲本也。 说戒法中,云余道行,致诸讲者容云持至余房,即失欲也。 自恣文中,辩缘一同,便言出界,则无谬也。 (三、罢道)云罢道者,受已,言还俗也,寻悔本心,又将前欲入僧作法,谓不失也。 但由中隔俗情,欲非俗法也。 (四、外道众)入外道众,谓同寺之内,外道居处。 中国至今此事多有,不如此方释李乖也。 (五、别部众)别部众者,则调达之党,五法为宗。 或同在释门,而见殊戒等;如五部十八部。 故律文中同界各说,两别俱成。 (六、戒场上)戒场上者,疑前出界,此局内也。 中分异界,与出不殊。 (七、明相出)若明相出者,即宿受欲。 十诵云,若受宿欲,不应说戒。 问:‘此宿欲者,为约羯磨,为约羯磨所为事办不成耶? ’答:‘俱不得作。 如僧祇中,八万人自恣,畏明相出,减众各作。 四分,恐明相出,开略说戒。 若但经白,时节可知,何劳略也? ’(二、十八人自言失)自言边等十三及二灭三举者,既自述过,非数义显,即非持人。 虽复自言。 当后作法,非本同闻,不知通取。 以佛制三根无滥故也。 (三、三人相乖失)(一、约处明失)离见闻中,三处俱有。 初在房中,若受欲已,必作送意。 虽离与者见闻,则不失也。 作不送意,互离见闻,势分未越,故未成失。 若俱离者,由过分齐。 教相正约,故是失也。 中道望伴,可以例之,有伴可尔,无则如何。 今解不问有无,但不送意,离生念处,约俱离失。 ……(二,二处指略)文云中道僧中。 俱列二十八缘,上已具明。 非法是同,故云亦尔也。 ”(业疏记卷五·八·一五)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1:47:25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4842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