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波罗夷 内容: 子题:退没、不共住、堕落、堕不如处、断人头、无余、报有三种、生报、后报行事钞·篇聚名报篇:“言波罗夷者。 (一、僧祇)僧祇,义当极恶。 三意释之:一、者退没,由犯此戒,道果无分故;二、者不共住,非失道而已,更不入二种僧数;三、者堕落,舍此身已,堕在阿鼻地狱故。 (二、十诵)十诵云,堕不如意(多意字)处。 萨婆多解云,由与魔[斗@斫],以犯此戒,便堕负处。 (三、本律)四分云,波罗夷者,譬如断人头,不可复起,若犯此法,不复成比丘故;此从行法非用为名。 又云,波罗夷者,无余也;此从众法绝分为名;故偈云:‘诸作恶行者,犹如彼死尸,众所不容受,以此当持戒。 ’又名不共住者,不得于说戒羯磨二种僧中共住故。 ”(事钞记卷一四·九·一)戒本疏·正果五篇:“(一、明此方无译)波罗夷者,此无可译。 如世五刑,今古乃异;西梵同此,可以相翻。 初罪不尔,东土本无;不知以何罪同,止得事义相译。 (二、引教示名)(一、本律)故本律云,波罗夷者,譬如断人头不可复起,世之极法,勿过此刑;由犯斯罪,于彼圣果永不可克。 又名无余者,从众法绝分为名;故文云恶行死尸,众所不受。 又名不共住者,亦同上解。 (二、他部)僧祇解云,此罪名堕,非唯失道不入二种僧中,舍身便堕阿鼻地狱;生报不久,何得不畏? ”行宗记释云:“说戒羯磨二种众法,皆不预数,故云绝分。 ……报有三种:一、现报;二、生报,谓后生即受;三、后报,谓生报已后,通及未来。 ”(戒疏记卷三·四九·七)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1:44:20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4832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