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波逸提 内容: 亦名:波药致、波罗夜质胝柯、应功用、应对治、能烧热、单提、单堕、堕、波罗逸尼柯部、波质胝柯子题:烧煮覆障地狱、尼萨耆、舍堕戒本疏·正果五篇:“波逸提者,十诵云,此罪堕在烧煮覆障地狱,故云堕也。 明了论解本音为波罗逸尼柯部,此云应功用也。 有三义故:一、罪名轻细,难识好毁;二、性遮两罪,其相交杂;三、人多轻陵,数犯其过。 大须功用对治,勿令滋广。 上座部云波质胝柯,翻能烧热;此罪报得大叫唤地狱,因时能燋热心,果时能烧然众生。 ”行宗记释云:“十诵中,烧煮覆障,乃地狱通名;准杂心论中,堕众合地狱一昼夜,则夜摩天二千岁,人间十四亿四十千岁。 了论中,初翻名。 有下,释义。 初轻细者,入威仪分故。 二、性遮杂者,三十并遮;九十中三十条属性,六十戒是遮。 广如下释。 三、轻犯者,谓非重故。 ”(戒疏记卷三·五一·六)行事钞·篇聚名报篇:“波逸提聚。 (一、约义翻名)义翻为堕。 十诵云,堕在烧煮覆障地狱故也。 (二、据忏开合)四分,僧有百二十种。 分取三十,因财事生犯,贪慢心强,制舍入僧,故名尼萨耆也;余之九十,单悔别人。 若据罪体,同一品忏。 (三、示尼同异)尼二百八戒,入第三篇。 三十舍堕。 余入别忏,种相同异,如别显之。 (四、别翻三十)出要律仪云,尼萨耆,旧翻舍堕。 声论云,尼翻为尽,萨耆为舍;波逸提者,本名波药夷割反致也。 (五、辨罪数量)明了论,解波罗逸羊达反尼柯部,有三百六十罪。 正量部,翻为应功用,三义解之:一、罪多轻细,难识好毁;二、性罪及制罪;三、好毁犯者,应作功用对治,勿令滋广。 萨婆多云,波罗夜质胝柯,翻为应对治,恒须思惟,若犯即觉。 上座部云波质胝柯,翻为能烧热,此罪得大叫唤地狱,因时能焦热心,果时能烧然众生。 但有三部。 有二方便,三十、九十,故百二十。 无偷兰遮,有二吉罗。 ”资持记释云:“(一、约义翻名)波逸提,翻名中,烧煮,是酷罚之事;覆障,即处所之相,乃地狱通号。 或可烧煮收八热,覆障总八寒。 准下了疏,堕大叫唤狱;心论,堕众合狱一昼夜,所出不同耳。 ……(三、示尼同异)僧尼中,初示数。 三十者,明舍堕全同。 余下,示单提同别。 尼总有百七十八;九十对之,共有七十四戒,尼无十六戒,辄教、日暮、讥教、作衣、与衣、屏坐、尼期行、期乘船、女期行、受赞食、劝足、索美、牙角、坐具、覆疮、佛衣;自余尼中一百四戒,尼戒具列,名数既繁,不可具引,须者看之。 指如别者,同如释相,别在尼篇;又义钞戒疏,具有料简。 (四、别翻三十)别翻中,初引出要律仪。 单翻萨耆而云堕者,因而双牒;堕名同上,自可解故。 旧云,上略波逸提字者,非。 声论,尽舍者,准下忏法舍有三种:一、财,二、心,三、罪,义虽通三,名专财事,长染有遗,不成舍忏,故云尽也。 下波逸提,但正梵言;名义同上,故不重释。 (五、辨罪数量)五中亦三,初示总数。 二翻名义,次引三律所译不同。 正量三义,共释一名。 初约繁细。 一百二十,数过诸篇,故云罪多;体是威仪,故云轻细。 二、约参滥。 制即是遮。 异上两篇但除媒房余并性罪;已后诸篇皆是遮罪。 三、约数犯。 由前二义,以成第三,故结名在后。 应,即佛制;功用,不出解行。 问:‘此与众学立名何异? ’答:‘此具三义,治行尤难,故须功用;吉非性业,制行亦轻,但云当学。 ’”(事钞记卷一四·二五·一五)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1:43:39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4830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