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波逸提持犯方轨止持三品 内容: 亦名:止持三位、三品持律、持律三品子题:识法、识犯、上品持律、疑法、不识法、中品持律、下品持律戒本疏·九十单提法:“言止持者,谓佛制教,令学行之。 我依修学,于境无犯。 然根机利钝,不可齐准;至于万境由迷疑网;故以诸九,定品优列,且分三位:上品一句识法识犯。 如德衣加受,功用须知,名识法也;如有违越或吉或提,开合衣药,定罪多少,名识犯也。 余相例解,不能具出。 由本戒无失,复不愚学,识达皎然,名为上品持律。 中位有四:初识法疑犯,二、识法不识犯,三、疑法识犯,四、不识法识犯。 识同前解。 言疑法者,谓受德衣用法有四,疑一二三,不能通决。 言不识法者,迷昏不学,任物牵行,是非由他,自无尺寸。 于犯疑闇,例此可知。 然于一事由带一识,故判以为中品持律。 下品四句:初疑法疑犯,二、疑法不识犯,三、不识法疑犯,四、法犯俱不识。 此全昏学无境有识,故判以为下品持律。 ”行宗记释云:“然下,生起品位。 言诸九者,据通为言,若法、若事,不出可学、不可学二九句法。 就戒别论,双持犯者,法事两别,则有四九;单法单事,但有二九;止犯加八,唯收不学教行之罪。 言优劣者,持门则识优、疑次、不识最劣,犯门反之。 ”(戒疏记卷一三·一○·四)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1:43:36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4830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