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羯磨 内容: 亦名:业、所作、办事、剑暮子题:生善事、灭恶事、生善之极勿过受体、灭恶之大勿过忏重、报有三种、现报、生报、后报、阿鼻行事钞·通辨羯磨篇:“明了论疏翻为业也;所作是业。 亦翻为所作。 百论云,事也。 若约义求,翻为办事。 谓施造遂法,必有成济之功焉。 ”资持记释云:“羯磨梵言,或云剑暮,音之讹转。 注中,初引文示。 了疏两翻,大体无异。 前则名作为业;后直指作,无复异名。 业谓行心鼓动身口,假缘构造,则有胜功,能遂前事。 疏云,业谓成济前务,必有达遂之功是也。 百论云,事,亦业之异名,无非造作,即体为目。 次义求中,此从昔义,疏中不取。 彼云,自古至今翻为办事者,非无此义;但用功能往翻。 谓下,释义。 疏出彼解,谓成办生善灭恶之事。 问:‘此与百论何异? ’答:‘彼论直召能造,不从所办。 ’问:‘疏家所以不取者? ’答:‘凡立名定体,从用则疏。 如灯能照暗,灯不名照。 水能灭火,水不名灭,但分体用,名亦无在。 所以疏家旁通旧解。 ’”(事钞记卷五·二二·一七)羯磨疏·立章悬判:“(一、翻名)(一、明正译)所言羯磨者,中梵本音,此翻为业。 业谓成济前务,必有达遂之功。 故明了论中,亦同翻业。 现今译经,声传羯磨,必翻称业。 (二、出古翻)自古至今,有翻羯磨为办事者,非无此义,但用功能往翻。 然能事乃多,要唯有二。 初谓生善事,如衣食受净人法结解,并随行善而得生也。 后谓灭恶事,如忏罪治摈灭诤设谏,名通善恶,理在除愆,皆由羯磨前务夷荡,故受此名。 又生善之极,勿过受体;由作法和,便发戒业;量同太虚,共佛齐位也。 灭恶之大,勿高忏重;若不洗过,生报便堕;由此羯磨拔之,能令九百二十一亿,六十千岁阿鼻苦报,欻然清净,岂非办事? (三、示别号)诸部亦称为剑暮者,盖取声之不同也。 (二、简辨)(一、明存梵所以)然以业义通于道俗,谓此作法非局在僧。 故存梵言,简异通者,知羯磨事,非俗行故。 (二、示通古之意)但以唐梵翻译,详核未通。 师资传授,习俗难改。 乍闻为业,绝听惊心。 今依正翻,傍通旧解,想无昧也。 ”济缘记释云:“翻名中,初科,初翻名。 业谓下,释义。 成济是能加,前务是所被。 羯磨词句,当体言音;身不乖仪;意无异想;三业构造,众别等行,由之成决,即名此法谓之为业。 业以造作成事为义,如十善十恶,能成因感果,故并名业。 此就能造作体为名;若论所发无作业性,如后广明。 故下,引证。 了论,具如后引。 现今译经,即指唐翻;祖师曾预译场,故得其实。 次科,初标古示名。 百论但翻为事,相传加字助之。 事钞犹存此翻。 问:‘前云成济前务等,岂非办事;今古那分? ’答:‘前以业翻名,以功能释义;今此直以功能翻名,于义颇疏,故所不取。 讲者皆云俗以士农工商为业,僧以羯磨为业。 又训业为捷,办事捷速等。 传谬久矣,识者宜改。 ’然下,依名释义,文有两段,前通约诸法释。 食即是药,人谓差举,法即说恣。 夷,平也。 又下,次别约二法释。 量同太虚,法体广遍故。 共佛齐位,功德高深故。 言生报者,凡报有三:一、现报,即今身受。 二、生报,转身即受。 三、后报,后后身受。 犯重岁数,出目连问罪报经。 彼云,犯波罗夷罪,如他化自在天寿十六千岁,堕泥黎中,于人间数,如文所引;彼经不定狱名,此准僧祇,云堕阿鼻。 经音义云,阿鼻翻为无间:一、身无间充满狱故。 二、苦无间不暂息故。 学者多迷生善灭恶二事;请考此文,足为明据。 ……简辨中,初文,初叙华言通滥。 业义通者,如七支十善动不动等,不局道故。 名义既通,必生疑滥,故云谓此等也。 故下,正出存梵所以。 简滥遮疑,又复生善故也。 次科,初示翻译之疏。 师下,明相传执旧。 闻而不从,故云绝听;异于常见,所以惊心。 今下,显兼通。 正翻为业;傍通办事,臧否自分,故云无昧。 ”(业疏记卷一·一七·六)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1:41:19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4823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