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羯磨十缘第七说欲清净 内容: 亦名:与欲应和、说欲清净子题:与欲法、与欲唯除结界一法、五种与欲、与欲五种、受欲法、转欲、说欲法行事钞·通辨羯磨篇:“七与欲应和。 须究缘之是非,成不之相。 广如前列。 ”资持记释云:“七中,文云须究者,语属能秉。 缘是非者,推能与也。 成否相者,勘所受也。 ”(事钞记卷五·二七·一九)随机羯磨·集法缘成篇:“说欲清净。 律云,诸比丘不来者,说欲及清净。 于中有三,谓与欲、受欲、说欲等法。 若有佛法僧事、病人、看病事者,并听与欲。 唯除结界一法。 有五种与欲:若言与汝欲、若言我说欲、若言为我说欲、若现身相、若广说欲,成与欲。 若不现身相,不口说者,不成,应更与余者欲。 又云,欲与清净,一时俱说,不得单说。 若欲广说者,应具修威仪,至可传欲者所,如是言:‘大德一心念,某甲比丘,如法僧事,与欲清净。 ’一说便止。 佛言,若能忆姓相名类者,随意多少受之;若不能记者,但云众多比丘与欲清净,亦得。 二、明受欲法。 佛言,若受欲者受欲已便命过、若出界去、若罢道、入外道众、别部众、至戒场上、若明相出等七缘;若自言犯边罪等十三难人、三举二灭、在空、隐没、离见闻处,如是等通前二十八缘,并不成受欲。 若至中道、若在僧中,亦尔;应更与余者欲。 僧祇云,五种失欲,如不足数中说。 又云,在界外受欲,持欲者出界,与欲人出界,与欲已,自至僧中,还出众,第五持欲在僧中,因难惊起,无一人住者,如是等并名失欲。 十诵云,与覆藏等三人失欲。 五分云,与尼等四人,狂等三人,或倒出众人,皆不成欲。 十诵云,取欲清净人,若取时,若取竟,自言非比丘者,不成清净欲。 律云,持欲比丘自有事起,不及诣僧,听转授与余比丘。 应作如是言:‘大德一心念,我某甲比丘,与众多比丘受欲清净,彼及我身,如法僧事,与欲清浀‥。 ’三、明说欲法。 僧祇云,不得辄尔与人欲,应与堪能持欲僧中说者。 若有说者,羯磨人如上问已,彼受欲者应答是言:‘大德僧听,某甲比丘,我受彼欲清净,彼如法僧事,与欲清净。 ’若自恣时,应言与欲自恣,余词同上。 佛言,若受欲人,若睡眠,若入定,若忘,若不故作,并成。 若故不说,得突吉罗。 若病重者,应舆至僧中,恐病增动者,僧就病者所,或出界作,不合别众故。 若中道逢难,界外持欲来得成。 ”(随机羯磨卷上·五·五) 发布时间:2025-05-21 01:40:49 来源:地藏孝亲网 链接:https://www.u29.net/dict/48215.html